正值春夏交替时节,随着气温和湿度升高,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易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有效防范食物中毒事故发生,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河池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了您和他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河池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您提示:注重饮食安全,谨防误食野生毒菌、菜豆、发芽马铃薯和被污染的食物等引起中毒!
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春夏交替时节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易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市广大人民群众要增强安全意识,外出就餐时,要选择信誉度高、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馆就餐,尽量选择煮熟煮透的食物,慎食生菜凉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学校、建筑工地食堂等集体用餐单位务必要认真检查厨房、食品库房、操作间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有效杜绝蝇、鼠携带病菌污染食品引发食物中毒。
二、预防野生菌、四季豆、发芽土豆等食品中毒。对不认识的野生菌或对是否有毒把握不大的野生菌,不要贸然采摘食用;对于市场上销售的野生菌,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己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菌,不要轻易食用;烹调加工野生菌经洗净后,应先在沸水中煮3分钟-5分钟,弃汤后再炒熟煮透。土豆在发芽或未成熟时,含有毒物质龙葵素,摄入后易引起中毒。群众应注意把马铃薯贮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使用发芽的和青皮土豆制作菜肴;家庭食用青皮土豆时,应至少削去0.2厘米厚度的皮肉并制熟、煮透;烧煮时可加入少许醋,能够破坏毒素。食用四季豆时,应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三、预防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中毒。亚硝酸盐和食盐、绵白糖的物理性质极为相似,加入后能使食物的色泽度保持较长时间,具有很强的毒性,摄入过多会有致癌的危险。各餐饮单位、集体(工地)食堂、熟食加工等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从正规商场、超市购买食盐,并注意包装标识,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不吃腐烂的蔬菜,不大量食刚腌的菜,预防亚硝酸盐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全市各学校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完善中小学、托幼机构特别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储存场所设施设备建设,规范储存食品和食品加工操作,所有食物必须煮透、煮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严禁加工食用发芽发青土豆、生炒豆类、野生菌、凉拌菜等食物,加强和规范从业人员管理,加强加工场所卫生管理,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五、预防农村群体性聚餐食物中毒。各县(市、区)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乡镇食品药品安全“一专三员”(即乡镇食品药品安全专干和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联络员和信息员)作用,乡镇食品药品安全专干要加强对农村群体性聚餐监管,充分发挥社区、村委会“三员”的作用,严格执行农村50人聚餐申报备案制度,指导群众科学烹调、合理膳食,强化宴席食品安全督查,有效预防食品污染和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六、健全监测体系,保证信息畅通。各乡镇和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要健全监测体系,严格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要加强协作,及时报告和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增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防范、处置能力。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平台,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提高群众的饮食安全意识。
河池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群众,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到附近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不要乱服药物,以免延误病情;同时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予以保存,以备检验;在治疗急救病人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以备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查处食物中毒事件。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要认真执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若发生中毒事件,应及时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电话:0778-2565239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电话:0778-2568918
河池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3年5月6日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罗昌亮)5月14日上午,市长何辛幸主持召开市三届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通过有关议题。...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