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摩托车,一个头盔,两个破旧的帆布包,这是送报员杨相的全部装备。6年的送报生活,让他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无法割舍的深情。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相成为河池日报的一名送报员,负责东江镇各个厂矿、企业和单位的报纸投递。除了周日,不论刮风下雨,他每天都要在11时30分送报。乡镇送报员工作很辛苦,部分送报的路途遥远,路况极差,坑坑洼洼,十分颠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仅5年时间,他就换了3辆摩托车。杨相心里清楚地算着,每天要分发270份报纸,约花费4个小时的时间,行程80公里。6年下来,路过的地方的花花草草,他都能熟记于心。用他的话说,现在闭着眼睛都能把报送到订阅户手中。
为了让订阅户尽快拿到报纸,他总是竭尽所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报纸送出去。有一次,在送报途中,杨相的摩托车碰到路上洒落的一块小石子,车子打滑后摔倒。在摔倒的那一刻,他下意识地护住帆布包里的报纸,以免被路上的积水弄湿。好在眼疾手快,报纸毫发无损,他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就在他准备起身扶起摩托车的时候,右腿钻心的疼痛让他不得不一屁股又坐回潮湿的地面。想到还没送完的报纸,他感到很烦躁,几次试图起身都没成功。大约一个小时后,他拖着一屁股泥水,一瘸一拐地走到附近居民家中,借了点止痛药擦了擦,慢慢骑着摩托车到长排卫生院。医生仔细检查后,开了药,劝他安静养伤,不要做激烈运动。可是,想到还有很多订阅户在等着看报纸,他心里很不安。顾不上休息,他强忍疼痛,继续送报。遇上这么个不听话的病人,医生也只能无奈地摇头。接下来的几天,腿上的疼痛并没有减轻,连走路都很困难,还得每天到医院打针。为了避免使用右脚挂挡造成二次受伤,他跟妹妹借了辆女士的踏板车,仍坚持送报。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纷纷劝他休息,养好了伤再工作,甚至自告奋勇要去帮他送报。可是杨相说,别人去送报,他不放心,还是他亲自去才行。为这事,妻子没少数落他,说他把这份工作看得比命都重要。数落归数落,妻子还是会默默给他熬药,上药,换药。
杨相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太好,送报员的薪水不高,村里和他一般年纪的,大都在广东打工。看着有孩子外出打工的人家生活光景越来越红火,家人多次旁敲侧击希望他能外出闯荡,一来觉得送报员的工作辛苦,风里来,雨里去的,二来觉得薪水微薄。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集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杨相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肩上的责任重大,可是对于这个工作的热爱,令他时常纠结。村里有伙伴邀他到广东打工,甚至已经找好了工厂,并承诺每个月包吃包住后,可以拿到2800元的薪水。想到家人的期盼,他有些心动了,但在经过多个不眠之夜的思考后,还是放弃了。虽然送报员的工作薪水不高,但是,当把报纸送到订阅户手中的时候,他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我放不下这份工作,如果可以,我希望一直干下去,”杨相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覃楚芳
通讯员
韦克群)
5月10日,记者从市民政局、金城江区政府、金城江区民政局等联合在社区举办的“5.12防灾...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