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金城江区第三小学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有幸成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试验”项目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子项目实验学校成员之一。参与这个项目之后,我们立足于学校近几年来的改革发展基础,依托学校“德育工作”、“教育科研”、“教学质量”、“教师培训”、“常规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认真分析了学校发展的优劣势,拟定了以“幸福教育”为促进学校发展的特色创建主题,并以“营造教育生态·感受幸福人生”为“幸福教育”品牌塑造工程口号。
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达成“幸福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
强化管理队伍职能,使学校特色创建思想渗透于日常管理。我们首先组织学校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多次讨论,强化职能,形成方案。2011年初,得到了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教育学部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教授的亲临点评。同年9月,邀请到广西教育学院教管系主任陈向阳教授与学校中层以上的管理者,就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八个方面进行了逐一对话,使这些管理者对部门的管理职责和管理质量如何围绕学校的特色创建完善及实施有了较为全面深刻地认识。
读书引领,专家指导,全员参与,形成幸福教育的校本理论。为提高全校教师对幸福教育内涵的理解和认同,探讨幸福教育文化的建设,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开展了主题为“幸福与教育”的读书活动,组内的教师选购不同数目的书籍进行阅读交流,及以“幸福”和“幸福教育”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与分享。组织为期一年的“儒家文化系列培训”,企盼广大教师在中华文化的精髓滋养中,提升幸福感受力与教育素养。我们邀请各级专家到校指导,举办《塑造有内在品质的学校特色文化》、《学校幸福教育特色建设之环境文化建设》、《心理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等“幸福教育”专题培训及专题讲座,培育教师的幸福教育观,形成以特色促学校发展的共识,以幸福教育为追求的学校发展方向。另外,我们还构建了“读书是体会幸福的源泉”的演讲、朗诵比赛制度,让美的语言展现文字的魅力,让激情的观点产生思想的碰撞,这样的活动带给教师全方位的促进,理论的提高、文字的表达、思维的活跃,演讲、朗诵技巧的培训、教师形象的整体展示等,并以此逐步构建了幸福教育的校本理论。
二、构建德育工作立体框架,夯实“幸福”的基础。
围绕我校“没有人应该被忽视,因为他们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人翁”的德育工作理念,及“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待人有礼、与人为善”的德育目标,我们持续开展“养成、孝道、感恩、国防、生命、心理”六大系列主题教育,通过主题班队会、手抄报、征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德行;开展国学教育,用《三字经》、《弟子规》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准则,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支撑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系,强化自我管理。我们立足于成为广西师范学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全国联系点的优势,在各项活动的实施,推进与中外教育名家理论学习、领悟中,不断总结,形成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儿童所在的集体——阳光班级(幸福教室)、读书——在阅读中成长、儿童本生——自我管理、偶然发生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德育工作立体框架,2011年,我校德育工作案例获教育部优秀案例奖。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和谐学校创建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法制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三、探索“幸福课堂”,让教师在智慧的展现与灵性的闪耀中体验幸福。
实行三步一目标:校本研修、专家指导、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建设。
校本研修:在近几年“校级名师工作室”教师培养模式及“三段两反思”的教研模式的成效基础上,我校策划并启动了“做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教师——打造幸福课堂金三小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开始了“幸福课堂”的探究之路。
专家引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阶段性推进,使教师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业培训:几年来,我们一直扎实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技能指导、课堂教学技能比赛、小课题研究、专项高级培训等,让教师找到最近发展区,并通过聘请校内有特长的教师担任培训师,形成辐射。
课程建设:在现有的教学时间内,打破常规,实现大、中、小课搭配的课程设置,每天的阳光大课间,实现了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练字时间和经典诵读培养了学生的写字和诵读习惯;能力训练延伸了数学和英语的课堂实践,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相结合的体系化、日常化,提高了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和整合能力。
四、在“幸福教育”的文化建设中构建教育生态环境。
围绕“幸福教育”的特色实践,我校开展了“学校幸福教育与环境文化建设的关系”校本研究,确立了幸福课堂、幸福教室、幸福育人等六个方面研讨、实践途径。
硬件建设:围绕特色优化环境建设。针对学校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近两三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完善了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
软件建设:不断发挥美化后设施的育人功能,营造“学会关心”教育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生活与工作中寻找平衡点,让教师成为健康的人。二是让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意义。三是让家长珍惜与孩子相伴成长的幸福。通过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感受、撰写论文、体会、专家培训、德育论坛、亲子活动等,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品质。许多家长尽管文化水平不高,但因为对孩子的爱,努力与孩子共同成长,用行动践行金三小家长责任誓言“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只有我们变得越好,孩子才会变得更好……”。家长的论文有多篇获市级以上奖励。学校获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河池市家庭教育先进集体。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韦凯文
通讯员
马勇生)
5月9日下午,全市信访维稳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潘育伟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