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河池新闻 > 正文

杨合及其小说印象 ——杨合中短篇小说集《云烟过眼》序 ■韦器闳

来源:河池日报 2013-05-09 21:53   https://www.yybnet.net/

 

我和杨合是在1994年9月认识的。当时我刚从上海读书归来,受命担任河池师专(今河池学院)中文系主任,而杨合则于当年考入河池师专中文系,是中文94(2)班的学生。我在他们班级任课,讲授《现代文学》、《写作》课程。课内课外对杨合有些印象:话不多,瘦高个,腰板直,戴副眼镜,一副文学青年的模样。开始关注他是在1994年冬天,此时,他和阳崇波、覃周民、罗红燕诸君成立了南楼风文学社,刊印《南楼风》。刊物都是手刻油印的,内容是众社员的旧稿新作。刊物印出后,为扩大影响,照例送给领导和老师审阅。为送刊,杨合和阳崇波第一次到办公室找我,我翻阅了他们的作品,从墨香和手刻的字迹中,感受到杨合诸君对文学的热爱。为创作和刻印《南漏风》,熬夜变成杨合诸君每日的功课。我当时住在学校,时常在深夜看到文学社里勤奋的灯光。当时南楼文学社诸君办刊的热情很高(大约两月一期),创作也如不竭春水,缺的恰是办刊经费。我因感念他们对文学的执著,于是从学生经费中每期拨付100元-150元给他们购买纸张,直至1996年9月离开河池师专。

因韦启良、银建军、李果河、温存超、梁福根等师辈的熏陶和凡一平、东西等师兄的标引,河池学院中文系素有文学创作的传统,每届学生均不乏文学爱好者。但与一些人不同的是,杨合对文学的热爱一如既往。在交往的两年间,印象中的他整天忙于阅读、写作,与文友交流,文学成为其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他大学时的习作我看过几篇,语言功力和思想性远超同龄人,从中看出有较高的文学潜质。我1996年调到广东,虽在高校,但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与广西文友的联系少了很多。听说杨合依然在写小说,但不知具体情形。十五年如白驹过隙,如今,杨合已由文学青年成长为一名青年作家,即将出版的小说集《云烟过眼》就是他这些年来坚持创作的缩影。

《云烟过眼》是一部能给读者许多惊喜的小说集,它让我们看到作者小说艺术上的成长和成熟。作为一名青年作家,杨合不像一些新手或乡土作家那样,让小说沉溺于故事,而是在叙述中突显和丰满人物的性格。杨合踏进大学校园时先锋小说热潮尚未消退,杨合熟读余华、格非、苏童、东西等先锋小说家的作品,但对杨合真正有影响的是他们有张力的叙述语言而非炫目的叙事技巧。杨合的小说是属于现实主义的,但与传统现实主义作品有所不同,他的作品无意还原现实,追求反映现实的逼真性,而是注重事件的叙述,在情节中展示作者宽远的想象力,在场景描写和事件叙述中表达当代人的审美经验,因而,他的小说显示较强的当代性。

《云烟过眼》的题材主要集中在乡村和校园生活两个方面,这与杨合的经历有关。杨合读大学前主要是在巴马的乡村生活,大学毕业回原籍做过中学教师。但从小说的内容来看,他对校园生活的体验远没有对乡村生活的体验来得深刻。正是得益于对乡村生活的了解,所以,杨合笔下的乡村人物比教师形象要鲜活得多,乡村题材小说也最为成功。

《云烟过眼》中的乡村故事大多发生在一个名叫“花香村”的小山村。这个偏远山区的小村,既是一个虚构的村庄,又掺和着作者的个人经历和童年经验,有着作者故乡的影子。在《云烟过眼》中,“花香村”是一个名称不变而布景常新的舞台,各色人物借助它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也许是多年农村生活的经历,杨合偏爱描写生活的苦难。如《寻找》中的梅小宇从小被人拐卖异乡,与补锅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为寻找亲生父母而四处流浪;《月亮有棵心愿树》中的柳英,刚记事父亲就患上肝癌,小小年纪便与祖母上山采药医治父亲。最终,祖母的草药也救不了父亲,母亲无奈改嫁,留下她和眼瞎的老祖母相依为命。可喜的是,在《云烟过眼》中,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苦难生活的现象描写上,而是着重表现苦难生活中的人性和人情,通过宋作舟(《春天的结局》)、柳英、梅小宇这些人物,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草根人物的真诚和善良,感受到苦难生活中人性的温馨。

作为一个青年作家,杨合非常重视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因此,他既注意小说结构艺术上的探索(如《春天的结局》、《阳光送来的家书》),也注意变换叙述手法,选择具有张力的叙述语言。同时,他还注意将平实的叙述与贴近人物的感觉描写结合起来,叙描中加入生动贴切的比喻,从而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从1994年开始写作至今只有18年,由文学青年变为青年作家,杨合的进步是惊人的;但在小说艺术上要臻于完善,杨合要走的路依然很长。长期的实践和广泛的阅读,使得杨合谙熟于小说技巧,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也有一定的火候。但在我看来,杨合要走出广西,创作出更多具有全国影响的作品,还需增加自己的思想深度,使自己具备深刻把握世道人心的能力;同时,还需增加个人阅历,拓展视野,体验多样化的生活,这样才能使小说选材走出个人经历之囿。以杨合对文学的执著和努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杨合一定能创作出大气的精品力作,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新闻推荐

河池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揭晓 黄世勇寄予全市青年三点希望,何辛幸等给获奖者颁奖

黄世勇给获奖者颁奖。

 

本报讯

 

(记者

 

沈应佳

 

韦婉灵

 

见习记者

 

 

 

沈泉池

 

通讯员

 

匡仁庆

 

摄影报...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杨合及其小说印象 ——杨合中短篇小说集《云烟过眼》序 ■韦器闳)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