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区附近的夜宵摊是夜间高分贝扰民噪音的一大来源。
高分贝伴音跳舞是噪音扰民一大痼疾,令人“又爱又恨”。
连日来,记者根据市民反映,走访了市城区一些居民区、机关、商业区,发现确实存在不少噪音扰民的现象。
4月26日上午,记者在市政府一区机关食堂后面,远远就听见音响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两队五六十岁的女性,正伴着音乐跳交谊舞。其中一位女士对记者说,只要不下雨,她们每天早上8点至11点都会来此练舞。附近食堂的楼上都是政府办公室,“窗子的隔音效果不太好,楼下音乐声较大,在做费脑力的工作时,很难静下心来。”在3楼市基层办工作的小周说:“不过城区面积不大,市民活动场地有限,我们也能理解。”
记者又走访了市文化广场、车辆厂、三中附近夜市及某些热闹的居住区,发现噪音扰民现象比较普遍。居住在拥政路的唐小姐说,每到晚上,她住的对面楼经常有人喝酒猜码、大声说话,到半夜,不时有喝醉的人在楼下吵架。金泰豪庭小区居民方先生说,小区楼下的夜市从晚上10点钟就开始有人猜码、大声喧哗,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才停歇,有时半夜还突然有小车喇叭声响起。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太闹的噪音令他们睡眠质量不好,影响第二天工作、学习的效率。
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说,2010年以来,市城区噪声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这得益于多部门的联合打击及市民素质的普遍提高。2012年5月,市城区主要道路实行单向行驶,交通噪声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河池成为全区区域环境噪声环境质量达到“较好”等级的9个设区市之一。该负责人也坦言,虽然城区噪声环境不断改善,但在一些小范围的集中区域,噪音扰民现象还是较多。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说,河池城区的高分贝扰民噪音主要存在于建筑工地、夜宵摊、广告高音喇叭、KTV、家庭装修及广场舞等。近年来,公安部门都开展不定期检查,并利用重大节日或结合“扫黄打非”等工作,联合消防等部门共同治理城区噪音污染。
“总体上,对噪音污染的整治有效果,但反弹也大,”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说,“商业广告扰民,经长期整治有所改善,像前几年城区内商业广告‘最后一天\’喊得十分猖獗,现在基本上听不见了。而夜宵摊业主们善打‘游击战\’,执法人员来时表现得较为配合,人一走马上又故伎重演;广场舞的当事人多为中老年人,似乎不大在乎那么高的音量。”
“噪音整治有难度,因其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盲点。”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说。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和自治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环境噪声由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其中工业企业噪声和建筑噪声监管由环保部门负责,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由公安机关负责,交通噪声则由相关的交通部门负责。
像河池市公安部门由于没有噪音取证的资质,无法进行鉴定,也没有具体操作的法律法规,部门间协调机制缺失,执法成本大。“南宁等大城市拥有立法权,它们能颁布城市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噪音管理和操作都有详细规定。目前我们只能依据治安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来处理。”公安局治安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去年4月,市公安局下发《关于认真办理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通知》,初步对具体的办案操作进行了规定。
“处罚、打击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还市民一个安静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该治安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公安机关将采取非常措施,加强同环保等部门协作,大力整治城区高分贝噪音扰民“顽症”,同时,多宣传法律法规,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法律意识,为创建平安和谐河池营造良好环境。
环保部门也表示,将力争在今年内改噪音手动监测为24小时自动监测,实时反映城区环境噪音情况。
新闻推荐
河池市金融系统助推农业“三特”产业发展 签订意向贷款数额达7.26亿元
本报讯 (记者 韦立标 通讯员 蓝 岸) 5月7日上午,河池市金融支持农业“三特”产业发展活动启动仪式在河池市博东糖厂举行。...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