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沈应佳)
日前,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第一季度,河池市整体经济形势实现良好开局,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程度增长,全市经济逐步进入恢复期。
一季度,河池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20%;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1.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7.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80%。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4个指标增长速度未能完成预期目标外,其他指标均完成预期目标任务。
因降水充足,河池市农业备耕物资充分,农业发展平稳,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达13.64亿元,增长4.39%。
同时,工业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达46.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幅均达到30%以上,总产值总量接近2011年水平。多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铅、锌、锑金属含量、成品糖、蚕丝、水泥等产量达到或超过2011年同期水平,10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90.80%。工业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8.67%。传统五大支柱工业产业总产值77.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4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0.16%。
根据资料分析,河池市一季度经济发展呈以下特点: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投资实现恢复增长。但因内需不足,房地产投资出现萎缩,完成房地产投资2.09亿元,同比下降34.7%,商品房销售面积7.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2%,销售额为2.84亿元,同比下降48.2%,除宜州、大化房地产业实现正增长外,其余县(区)均不同程度出现投资下滑,甚至无项目开工,其中5个县无房地产增加值收入。
消费市场保持增长,但涨幅有所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8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略好于城镇消费,增速高于城镇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收入大幅度下降。
万元工业产值能耗降幅明显。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46.0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长21.4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1.48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74%,单位工业生产总值能耗1.44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03%。
水电、有色金属工业引跑县域经济增长,但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极大。得益于水电、有色工业的恢复增长,天峨、大化、南丹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水平,分别为133.4%、107.9%、38.9%,三县合力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0.0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66.46%,巴马、东兰两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同期下降17.4%、12.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72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局长刘军坦言:“一季度,河池市经济是在去年经济大幅度下滑的基础上增长的,部分指标增速在全区排前列,但总量优势并不明显,处于底部调整,弱势复苏阶段,在市场供需、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失衡的叠加作用下,上半年全市经济高开低走的趋势明显。”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沈泉池
摄影报道)
5月4日,由团市委主办的“清洁乡村·青年当先”统一行动日活动,在金城江区六圩镇凌霄村举行,200名...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