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合肥版图不断扩大,市民经常会听到“经×路”、“纬×路”,但从昨天开始,这些“默默无名”的新路都将被冠上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昨日,记者从合肥市规划局获悉,该市史上最大规模的道路命名规划正式完工。至此,合肥外环高速以内区域的道路、桥梁命名已经全部完成。一幅清晰、完整的路名、桥名网络全图慢慢浮现在市民眼前。
据悉,本次公布的道路桥梁命名方案,是该市第四批道路命名更名及第二批桥梁命名方案,该批次共涉及道路1597条,桥梁62座。
【对照记】
枭雄如“魏武”名士如“嵇康”梦幻如“庄周”传奇如“华佗”
16个命名区各有特色 你熟知的皖籍名人都“上路”
◆阜阳命名区(城区西北部):淮河路以北,沿阜阳路、蒙城路向北,至龙湖北路。
阜阳命名区除以 “凤”和“金”两字引领的一组路名外,在双墩镇一带命名了一组出生于长丰县的辛亥革命烈士和晚清民族英雄姓名的道路,有聂士成、旸谷、映典、文杰、宏勋、百川、晓舟、鸿仙八条路。
◆亳州命名区(城区西北部):龙湖北路以北,五湖大道以南,蒙城北路以东,龙湖西路以西。
亳州命名区,有以先秦及其以后时代著名历史人物命名的天静宫(老子)、问礼(老子),庄周,汤都(商汤建都于亳)、魏武(曹操)、华佗、嵇康(竹林七贤士之一)七条路。
◆淮南命名区(城区中部偏西北):淮南北路以西,董铺路和西二环以东,长江西路以北,大房郢水库以南。
淮南命名区,有以凤台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命名的一组路名:鼓灯、兰花 (女一号角色称谓)、腊花(女二号角色)、盘鼓(武术、杂技称谓)、花场(舞蹈称谓)、灯歌(歌唱称谓)六条路。
◆宿州命名区(城区东北部):大东站以北,淮海大道以南,淮南路以东,文忠路以北。
宿州命名区,以白居易早年在符离生活22年的足迹为路名,有符离、白居易、湘灵、武里山、流沟寺五条路,以苏东坡《灵璧张氏园亭记》一文词汇命名桃冲湖景区,有兰皋、修竹、青桐、翠柏、蒲苇、莲芡六条路。以我军早期杰出将领彭雪枫命名的雪枫和拂晓路。以砀山百里梨园为题的金山、雪海、梨乡三条路。
◆淮北命名区(城区东北部):泗水路以北,北外环高速以南,铜陵北路以东,祥和路以西。
淮北市命名区,除以我国古代科学家毕昇、张衡、蔡伦、鲁班命名于职教基地外,有以淮海战役命名的淮海大道、临涣和浍南路;有以淮北大型煤矿命名的青龙山、祁东、杨柳、童亭、段园六条路。
◆滁州命名区(城区东部):胜利路以东,东外环高速以西,包公大道以南,锦绣大道以北。
滁州命名区,以欧阳修《醉翁亭记》词汇蔚然、深秀、酿泉、同乐等命名道路34条,分布于撮镇物流园一带;以欧阳修颂扬肥东浮槎山的《浮槎山水记》一文词汇陆羽、乳泉、石池等命名的道路14条,分布于化工产业园一带;以琅琊山景点迴北门、明月桥、意在亭等命名道路10条,分布于龙塘一带。
◆六安和安庆命名区(城区西南部):金寨路以西,董铺水库以南,整个城西南区域。六安地名命名在东西向道路上,安庆地名命名在南北向道路上。
六安和肥西命名区,以天柱山景点命名的一组道路19条,在大蜀山井岗镇以北范围;以花卉命名的一组道路,如合欢、银杏、海棠等路16条,聚集在高新开发区望江西路以南,玉兰大道以东范围;以六安老区革命根据地命名道路12条,如独山、苏家埠、汤家江、斑竹园、平天铺等,聚集于上派镇以西的东西向道路上;以紫蓬山景点命名道路12条,如龙榆、竹海、西庐寺、长河湾等聚集于紫蓬镇一带;以淮军圩堡命名道路5条,如刘老圩、盘亭等,聚集于上派镇北侧和合九铁路之间。
安庆命名区,以纵阳浮山景点摘星、滴珠、金谷等命名道路4条,在大蜀山西麓一小区一带;以潜山县板仓自然保护区景点,天佛山、香果树、红河谷等命名6条路,在北雁湾东北岸边一带;以著名革命烈士王步文、陈延年、陈乔年以及两弹元勋邓稼先、京剧鼻祖程长庚、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出生于安庆的著名人物命名道路一组5条,聚集在桃花产业东区一带;以文房四宝命名的道路四条,在政务区西南部,分别是徽毫、墨魁、宣云、龙砚。
◆池州命名区(城区南部):望江东路以南,南二环路和东流东路以北,石台路以东,南淝河以西。贵池路、九华山路命名于50年前,不在此区域内。
池州命名区,以李白吟池州平天湖诗命名平天湖、看花、明月3条路;以杜牧《清明》一诗命名牧童和杏花村2条路。
◆黄山命名区(城区南部):南外环高速以北,南二环路和东流东路以南,金寨路以东,南淝河以西。黄山路、屯溪路和新安江路命名于50年前,不在此区域。
黄山命名区,以黄山72峰和风光景点命名的道路80余条,全部布局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以西递、宏村、潜口、呈坎等著名景点命名道路21条,分别在南二环以南,南外环高速以北,金寨路以东,南淝河以西范围内;以黄山市十大历史名人出生地命名道路10条,分布于高铁车站以东地区;以代表黄山风景松、石、泉、峰、云命名的迎客松、仙人石、百丈泉等5条路,排列在高铁车站北门前。
◆芜湖命名区(城区东南部):长江东路以南南淝河以北,繁昌路以东,东二环路以西。芜湖路命名于50年前,不在此区域。
芜湖命名区,以镜湖、汀棠、赭山,小格里风景区命名道路4条。
◆马鞍山命名区(城区东南部):东二环和旌德路以东,淮南东路(铁路专用线)以南,南淝河以北,南外环高速以西,马鞍山路因是50年前命名,不在此区域。
马鞍山命名区,以李白遗迹命名采石、太白楼、醉月斋、捉月台、天门山5条路,分布于东二环路以东至钟油坊路一带。
◆宣城命名区(城区东南部):东二环和旌德路以东,淮南东路(铁路专用线)以南,南淝河以北,南外高速以西,宣城路因是50年前命名,不在此区域。
宣城命名区,以李白《赠汪伦》诗命名桃花潭、踏歌、千尺3条道路,集聚于南淝河与312国道交汇处北侧。
◆蚌埠命名区(城区中部偏北):沿新蚌埠路西侧,西至颍州路,东至铜陵北路,此路是通往合蚌高速的主要路线。
◆铜陵命名区(城区东南部):铜陵路以东,广德路以西,淮南东路(铁路专用线)以南,裕溪路以北。
◆还有一个巢湖命名区,虽然已区划调整,但已命名的路名还是保存下来。主要位于城区东南角,肥东、巢湖交界的六家畈区域。另外,滨湖新区是全市命名的一个例外,以全国地名命名。
据介绍,滨湖新区路名分布规律,一是与这些地名在全国的实际地理方位大体一致,东西向道路以黄河、扬子江、珠江三条路为分割华北、华中、华南三大区域地名的分界线,南北向道路以北京路为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名的分界线。二是省名依序命于南北向道路,省会城市名依序命名于东西道路。三是山名命于南北向道路,水名命于东西向道路。四是保留一批历史老名,如骆岗、义兴、义城、烟墩、丙铺(丙子)等道路10条。五是为“城市天地”金融、商贸、娱乐区命名一组专题路名5条,南北向是金丝燕街、银鹭街,东西向是朱雀、孔雀、云雀三条街。
站在桥上看风景 桥名也是道风景
多座桥梁用风光、景点命名
除了道路命名,合肥的多座“无名桥”也在本轮规划中获得新名号。
据介绍,除了部分采用就地取名或坐标命名法命名的桥梁,还选用了“庐州八景”和多个城市的著名风光景点来命名。政务文化新区8座桥梁用合肥历史上的庐州八景命名,如春融桥、松荫桥、雪霁桥等;滨湖新区十五里河和塘西河的12座桥梁,则采用与道路名称相一致的城市景点,如北京路上是颐和桥,上海路上是黄埔桥和吴淞桥,重庆路上是西陵桥,庐州大道上是斗梁桥和金斗桥,包河大道上是清风桥和香花桥等等。
【命名记】
新版道路命名体现徽文化魅力
路名是一个城市最直观的坐标。2006年起,合肥市对全市道路、水域及公园等名称进行规划,先后分3批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并在征求意见后公告执行。昨天,合肥市规划局正式发布了第四批道路命名更名及第二批桥梁命名方案,共涉及道路1597条、桥梁62座。
节点:2006年合肥路名“大洗牌”
追溯老合肥的路名,需要将历史翻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 “当年,合肥第一次大规模为道路命名。 ”合肥市道路地名规划办公室资深专家张维端回忆,合肥当年道路总数不多,命名借鉴了上海经验,“用全省地名、山河命名,路名与其代表的地名要与实际地理方位相对应。 ”从此,合肥市城区内便出现了长江路、淮河路、安庆路、徽州路……
时间飞速转到2005年,合肥城区的面积不但扩展了数十倍,还新增一千多条道路。 2006年10月8日,伴随着合肥大建设的步伐,合肥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道路命名规划也开始启动编制。8年之后,合肥近两千条道路都有了自己的新名字。
节点:2014年读路名 知安徽
自2006年合肥市路名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以来,合肥已经先后分三批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全市道路桥梁名称已陆续公告实施了三批,800多条道路、30座桥梁,并在征求意见后陆续公告执行。
据合肥市规划局介绍,本次公布的道路桥梁命名方案是该市第四批道路命名更名及第二批桥梁命名方案,涉及道路1597条,桥梁62座,包括了全市12个地名规划片区 (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高新产业开发区、蜀山产业园、庐阳区、新站区、包河区、龙岗产业园、瑶海区、北部组团、东部组团、西南组团)所有道路的命名和更名。
“其中,道路命名1011条、更名83条、重新明确起止点413条,水域命名29处、山丘命名2座、公园命名2处,桥梁命名62座。 ”据合肥市地名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透露,新版合肥市道路命名体现的就是徽文化的魅力,“简单说,就是读合肥路名,便可了解安徽文化地图。 ”
【寻路记】
找不到路的时候,看看安徽地图
盘根错节的路网大致有规律:方位对应规则
从东面的肥东店埠,到大蜀山西面的三十岗,从北边的长丰双墩,到南边的肥西花岗镇,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纵横交错了3300多条道路。那么,市民如何在这盘根错节的路网中走对路呢?
如果将合肥大建设以来至今公布施行的四批路名和桥名,加上老路名和巷名1019条,再加上尚未申报列入管理的小街巷名称400多条,共计3300多个路名。 “虽然路名很多,但道路命名区的方位和实际上在全省的地理方位大体一致。 ”也就是说,只要市民了解安徽地图上15个市 (合肥市除外)的布局,就可以找到合肥道路所在的大致位置。
按照方位对应规则,在大区域方位上,淮北地区的路名在淮河路以北,皖南地区路名在长江中路、淮南东路以南。皖西路名在六安路和金寨路以西。皖东滁州地区路名在胜利路以东和长江东路以北。
在市域地名方位对应上,淮北六市地名规划在淮河路以北为淮北命名片区,排列顺序从西北到东南分别是亳州、阜阳、淮南、蚌埠、宿州、淮北;皖南六市路名在长江中路和淮南东路以南为皖南命名片区,排列顺序从金寨路东侧开始向东分别是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南二环以南为黄山市地名。
在一个市域里,也尽量将县域地名编排得同实际方位对应,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有些没能完全做到。比如,黄山市地名的排列自金寨路至南淝河,由西向东分别是祁门、黟县、休宁、屯溪、歙县。安庆市县域地名的排列从上派镇起始由东向西依次是桐城、岳西、枞阳、怀宁、潜山、望江、太湖、宿松。
【规划记】
“重名路”“重音路”未来不再让人迷路
虽然此次道路、桥梁等地名规划工作已基本结束,不过,路名规划的正式实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合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因行政区划、城市路网规划调整等因素,可能还需要对相关区域地名进行细微规划,或对原地区规划方案进行局部微调。
为加强对地名标志的设置监管、规范地名的使用,合肥市民政局还将提请合肥市建委、重点局、公安局、规划局、城管局,及时做好新建、改扩建道路、桥梁等路牌、门牌、交通指示牌的设置和管理,保证地名规划方案与新设置的地名标志一致。
据透露,今年下半年,合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计划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组织对已建道路、桥梁等地名标志设置情况的调查排查工作,对存在的“重名路”“重音路”问题,协调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地名标志管理责任单位及时整改。
通讯员蔡桂林记者姜志远/文余红霞/图
新闻推荐
长丰县在全省率先试点
长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