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汪名慧 本刊记者 叶昌国 文/图
他,曾在外地承包建筑工程,是人们羡慕的小老板,可是富裕之后,他却决定献身农业,回报乡村,回乡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扶贫济困,带领乡亲们致富。他叫王兵,肥东田丰农业合作社董事长。2008年10月,合作社成立之后,共流转土地13000亩,解决农业就业3000多人,成为当时全省土地流转面积最大的一个农业合作社。
成立合作社流转抛荒地
王兵的家在巢湖之滨的肥东县长临河镇。王兵成年之后,就一直在外地做手艺谋生,逐渐有了积累之后,开始自己承包工程,讲信誉、重质量的他,工程越做越多,成了小有名气的老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兵对家乡的情结越来越深,并逐渐产生了回家乡发展带动广大乡亲共同致富的念头。特别是看到家乡大量的耕地抛荒之后,决定放弃在城里做工程,当老板,回乡成立农业合作社,让耕地产生更大的效益。
刚开始,王兵只是在小范围内对抛荒的耕地进行流转。看到王兵回家乡创办合作社,乡亲们纷纷找到他,要把自己家的耕地“交”给王兵。王兵当时还有点犹豫,但是,既然乡亲们相信他,他就不能让乡亲们失望。于是,他把所流转的13000亩土地进行重新整合和规划。其中1000亩进行设施农业栽培,6000亩兴种莲藕、6000亩栽植水稻。
如今,这些来合作社承包的人,不仅遍布全省各地,而且还有江西省的农民朋友前来承包。
扶贫又济困全力搞服务
田丰农业合作社成立之后,王兵自然成为合作社的“领头雁”——董事长。尽管董事长的名字好听,其实,所干的事情是“生产队长”的角色。
王兵说,自从合作社成立之后,他每天都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因为农业生产不仅牵涉到种子、农药、化肥、天晴、天阴、用水,所种植的各种农产品成熟后,如何销售,以及扩大经营种植的发展资金等等,所有这些,只要遇到困难和矛盾,都把皮球踢到王兵这儿。而王兵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化解,让大家感到满意。
以往的农业生产依靠季节,到什么季节种植相应的农作物。现在实行设施栽培,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上市。在冰冷的冬天,人们可以吃到大棚里生产的草莓以及各种反季节蔬菜。但是,冬天里,草莓价格是平时的10倍以上。让人们花二三十元买1斤草莓,在前几年,许多人还舍不得掏腰包,于是出现销售难,此刻,他们想到了王兵。按理说,王兵可以推脱,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主动帮助种植户开拓市场搞活流通。
来找王兵承包耕地的人,除了一些有专业经验的种植大户外,大多数都是家庭比较困难的群体,王兵并不低估他们,而是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难题,引导他们逐渐脱贫致富。
原先闲置或抛荒的耕地流转到田丰合作社之后,亩均增长400元,户均增收3000元,人均增收600元。与此同时,带动了近500户农民脱贫致富。
田丰农业合作社也因此获得“安徽省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蔬菜标准示范园”以及合肥市龙头企业、肥东县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王兵也获得“安徽省致富带头人”称号。
新闻推荐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推进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为实现“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科技工作...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