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个变脸的季节,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倾盆大雨。这给油菜小麦的收割带来了困难,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抢收、抢种”成了这个季节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天无“晴”,人有“情”,店埠镇坚持一切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禁烧“战士”走进农民朋友家里,进一步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了解他们在抢收抢种过程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难题,增进干群的鱼水之情。
“粉碎还田”有“出路”
分享收获的喜悦,让群众的辛勤劳动如数收获,这是镇村干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努力所在。镇村干部一方面加强宣传和巡查,让群众有不烧秸秆的意识,另一方面积极协调,为秸秆找出路。6月1日,镇村一线禁烧人员多方联络,调动收割机对马厂社区种粮大户赵绍普家农田的小麦进行收割。在收割时,禁烧人员一直在监督着,要求严格执行统一的机械作业标准,加装秸秆切碎抛撒装置,保证低茬收割;要求机收农作物留茬高度限制在15厘米以下,让秸秆在田间“火”不起来。
在此次禁烧工作中,马厂社区积极组织调度辖区范围内的作业机具,确保作业有序进行,让群众及时收割,避免因抢赶时间而出现“一把火烧了了事”的情况发生。通过面对面向群众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讲解秸秆禁烧政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低茬收割技术、打捆技术等,形成了秸秆禁烧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秸秆粉碎还田率力争达到80%以上,从而极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关爱计生困难家庭
秸秆禁烧是当前全镇的中心工作,店埠镇农村计生办紧紧抓住中心工作不放松,同时不忘在禁烧工作中关爱日常工作对象,给计生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和爱,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巡查走访中,禁烧人员发现陂塘社区房西组周利娟家因缺少劳力,油菜秸秆还没有离地,一家人为此焦心不已。
周利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了上环节育手术,由于体质较差,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丈夫方贤俊比她大11岁,早年双手被严重烫伤落下终身残疾,对于抢种抢收的农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支持政府的禁烧工作,只是家里劳动力有限,所以秸秆离地的工作得一步步慢慢来。”周利娟如是说。在得知周利娟家有1亩多田的油菜秸秆没有离田时,镇村禁烧工作人员都争先恐后奔向她家的责任田,不顾秸秆的扎刺,将秸秆一根不剩搬到她家屋前空地上。在随后的交谈中,了解到他家没有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便给他们讲解了一些计生惠民政策,他们当即表示想要办理光荣证。工作人员就现场为方安豪和周利娟拍摄照片,收集办证所需材料证件,并承诺及时予以办理,好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早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尽早领取独生子女保健费。看到周利娟一家人喜悦的模样时,大伙儿的心里都感觉暖暖的。“为民”的情怀也在这禁烧工作的点滴中展现出来。
(赵咏红 卜石 黄婧琳 本刊记者 李丽娟)
新闻推荐
□黄燕飞 本刊记者 李丽娟 肖劲松 文/图“通过镇、村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包公镇老百姓现在都知道,降低能量消耗就是‘低碳生活\’!”6月4日,在...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