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昨日,记者从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鉴于巢湖及西河、兆河、杭埠河等主要内河水位已退至保证水位以下,且持续回落。加之7月21日合肥市已经出梅,按照《合肥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从7月25日16时起,合肥市将巢湖流域防汛应急响应由Ⅰ级调整为Ⅱ级。
合肥发生各类险情533处
6月18日入梅后,合肥遭遇连续强降雨侵袭,6月30日迎来入汛以后最强降雨过程,巢湖流域的西河、兆河、杭埠河、丰乐河及巢湖沿岸发生特大洪水。受强降雨影响,河湖水位猛涨,各类堤防险情不断。据统计,全市发生各类险情533处(目前仅余4处险情仍在处置中),其中重大险情3处,较大险情28处,其余均为一般险情。据最新核实数据,全市破圩102口,其中万亩以上大圩1口(肥东县姚埠圩)、中小圩口漫破101口、总面积9.78万亩。
应对防汛严峻形势,合肥市防指通过强化物资、人员、机械等保障,有效应对突发险情,累计抢护各类险情530多处。突出物资保障。及时增储麻袋、编织袋、油布、彩条布等防汛物资,并在险工险段现场储备防汛物料,以备抢险不时之需。截至7月24日,全市已累计消耗麻袋17万条、编织袋170万条、土工布1.4万平方米、彩条布65万平方米、木桩6800根,调用排水泵190台套。突出人员保障。积极动员部队官兵、抢险队伍、地方干群等投入抗洪抢险一线。截至7月24日,全市累计投入抢险人数119万人次,其中部队官兵1.5万人次、防汛机动抢险队员18.5万人次、地方人员99万人次。
主要河湖水位仍超警戒水位
虽然应急响应级别降低了,但合肥主要河湖水位仍处于超警戒水位,全市防汛抗洪工作仍处于七下八上(七月下旬八月上旬)的关键时期。
对于依然严峻的防汛形势,记者了解到,合肥将加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加强汛情水情分析研判,强化应急值守和会商分析,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把握防汛抗洪主动权。
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效益。
此外,合肥还将继续突出防汛抢险防御重点,确保巢湖、南淝河、十五里河等重要堤防,董铺、大房郢等大中型水库,交通干线、万亩大圩、城镇和工业园区的防洪安全,努力减轻中小河流、城市内涝和台风灾害损失。
针对河湖圩堤洪水浸泡时间长、险情增加的情况,合肥将落实防汛巡查制度,加大查险排险力度。要加强薄弱地段、险工险段的重点防守,避免主要河湖堤防重大险情发生。
新闻推荐
法律人士:轮流赡养应注意精神慰藉,莫让老人觉得在“流浪”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