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无情人有情。在肥东县施口村就有一位面对汛情奋勇向前的退休村干部,年近古稀的汪汝尔被村民们交口称赞。当汛情出现大坝遇险时,汪老不惧危险,第一个涉水堵缺冲在了抗洪的最前面。
7月4日下午,汛情最为紧张的时候,汪汝尔作为施口村的退休老党员,主动要求到村附近的肥东马兴圩抗洪。
由于水位猛涨来势汹汹,原本在岸边圩内承担抽水任务的几台发电机进了水,“啪啪”地接连跳线没了动静。此时,在马兴圩的后方,由于村民们居住的地方地势低洼,而村里居住的大多是一些老人和孩子,一旦溃堤外圩的水开始倒灌到内圩中无法排出,随时可能会危及当地居民的安全。
雨越下越大,外圩的水已经超过内圩了,坝上的闸门突然出现了漏水点,水开始朝内圩流淌,堵闸变得刻不容缓,汪汝尔就主动请缨要涉水摸漏。
从1969年的洪水开始,包括1983年、1991年、1998年,每一到汛期,总能在抗洪的工作中看到汪汝尔的身影,在长临河边长大的汪汝尔,水性极佳。但是考虑到老人年近七十,当地的村干部一致不同意他去。
“我经历了至少五次的抗洪工作,虽然年纪大点但是有经验啊。我知道那里水流最湍急,知道怎么加固堵闸。没有时间了,水位不断上涨后果不堪设想啊!”汪汝尔着急地大喊道,在身上拴紧一根绳子后果断地跳下了水,此时水位已经淹到了他的脖子,受到汪老勇猛干劲的鼓舞,几位年轻人也跟着下水抢险。
凭着以往的经验,汪汝尔在水流中奋战了一个多小时,靠手摸到了闸口两边的漏点进行加固。随后,村干部们赶紧调集了附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沙袋,对圩坝进行加高加固,最终避免了破圩的险情发生,成功保住了马兴圩。
“没有专业设备,水下抢险作业要凭经验,年轻人可能不太懂里面的巧劲,这也是我要求下水的原因。”汪汝尔说,比如将沙袋放入水中,还要用脚压紧,用手去摸袋与袋之间是否留有空隙,在这个过程中要还要潜入水中,异常艰难。将近两小时的堵缺加固工作,才将闸口附近的大坝堵结实了。
当记者问汪汝尔抢险的事家人是否知道时,他摆摆手说:“抢险这些事情就不用让他们知道了,知道了子女们又要瞎操心了。”尽管自己退休了,汪汝尔觉得在任何危险面前党员都不能退缩,要始终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冲在最前方。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法律人士:轮流赡养应注意精神慰藉,莫让老人觉得在“流浪”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