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多良
一汉光和煦照华夏,回天转地定乾坤。满地百花九州香,土生万物四时春。
二黎明曙光朝霞红,高山流水源头清。蒙音 和谐交响乐,白桦屹立民族林。
三壮锦桂林山水图,藏莲雪域圣洁地。东乡沃野物繁茂,土家满堂人欢乐。
四保安惠风护社会,阿昌吉星佑国民。“京族三岛” 蓬莱境,难忘“故址”达斡尔 。
五独龙腾飞上九天,裕固 祥瑞布八面。天河清水起银波,瑶池玉液生金涟。
六敖包相会鄂温克 ,“双歌” 盛名塔塔尔。普米“崩崩木里瓦” ,傈僳“汤泉赛诗会” 。
七德昂神州人纯正,布朗天地世清明。羌笛悦音颂善良,怒腔威声斥邪恶。
八阿佤百科《司岗里》 ,珞巴智慧“物侯历” 。柯尔克孜信“库特” ,乌孜别克重礼仪 。
九能歌善舞俄罗斯,友爱互助塔吉克。基诺尊舅奉孔明 ,高原明珠耀布依 。
十“说”“唱”“口细”撒拉尔 ,
勇敢自由哈萨克。
松花大江育赫哲,
红河澜沧润哈尼。
十一朝鲜首种寒地稻 ,
仡佬发祥红渡河。门巴“切玛”五谷香 ,
仫佬山寨百里长。
十二“鼓楼”“大歌”侗宝珍 ,兴安和平鄂伦春 。火把通明暖彝家 ,泼水清净福傣人 。
十三同宗共祖聚毛南 ,哈拉莫昆 连锡伯。拉祜 团结谋幸福,纳西 宏伟宽胸怀。
十四苗壮根深立大地,山青水秀景颇美。畲人先民是“龙麒” ,维系根脉一家亲。
十五五十六族兄弟情,共同生活大家庭。团结奋斗共进步,繁荣发展同前行。
十六兴我中华凝众心,爱我中华同一声。家和人宁百世昌,国泰民安千秋盛。
——2012年2月6日(元宵节)作于合肥
注释:
(1)蒙古族素以“音乐民族”、“诗歌民族”著称。
(2)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 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素有“京族三岛”之称。
(3)达斡尔语“故址”的音译。
(4)裕固,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
(5)敖包会是鄂温克族的盛大节日。它起源于鄂温克人对敖包的祭祀活动。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6)塔塔尔族的诗歌、民歌在新疆素有盛名。在塔塔尔族中流传一句话:“有诗歌的地方就有塔塔尔人,在塔塔尔人生活的地方一定有诗歌”。
(7)传说,普米族的祖先最早生活在昆仑山脉白雪皑皑的崩崩木里瓦的地方。
(8)早在一百多年前,在云南怒江六库附近的温泉地区,傈僳族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汤泉赛诗会”。
(9)《司岗里》是佤族地区的神话。它把佤族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民族关系、风土人情融为一体,是集佤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10)物侯历是根据月亮圆缺和季节转换的规律,归纳出每月三十天,每年有十二个月。珞巴人对每月、每天都有形象、生动的说明,反映出珞巴人独特的智慧。
(11)库特是幻想中的吉祥物。柯尔克孜人认为,库特能带来吉祥如意。只有心地善良、胸怀坦荡的人才能得到。
(12)乌孜别克十分讲究礼节,注重礼貌。
(13)基诺族尊重舅舅,信奉孔明。
(14)布依族地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这里有称之为“高原明珠”的花溪。
(15)“说”,包括故事、传说、神话、寓言、笑话、谚语等。 “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 “口细”,是撒拉族人喜爱的一种乐器。
(16)朝鲜族地区是我国东北著名的“水稻之乡”。朝鲜族以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水稻在通化大甸子等地最早试种成功。
(17)“切玛”是门巴族使用的五谷斗,内装青稞、糌粑面等物,预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8)“鼓楼”是侗寨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物,它不仅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结晶,更是侗族文化的载体。 “大歌”是侗族音乐中的精粹,主要特征是音乐上形成了复调结构与表现手法。
(19)鄂伦春族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是一个热爱和平,又极具反抗精神、骁勇善战的民族。
(20)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火把节意为用火除害虫,祈求来年庄稼丰收。
(21)泼水节是傣族传统节日。每年六月新年是美好的日子,互相泼水以示祝福。
(22)毛南族都以同姓同族聚居。各个家庭以同宗共祖的关系聚居在一个村屯之中。
(23)哈拉莫昆,是锡伯族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哈拉”为姓,“莫昆”为自哈拉分出的分支。
(24)“拉祜”中的“拉”,意为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的意思;“祜”代表幸福的意思。
(25)“纳西”中的“纳”,意为“大”、“浩大”、“宏伟”;“西”意为“人”。
(26)畲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南宋末年用于族名。据考证,畲族最早源于古代河南,其祖先是“龙麒”。
说明:
(1)此组诗1-14首,每句内含一个民族名称。
(2)诗中,有的以民族名称的汉语意成句,有的以民族的特色成句。
(3)因诗体、诗意之需,诗中民族名称未按民族名称序列排序。
新闻推荐
去年以来,合肥这个地方迎来了诸多明星。于是,在许多一线城市发生的追星现象也在我们的眼前真实地发生了。某中学女生,在宾馆门口站了一宿,只为能够看见心中的偶像麦迪;几百个读者,排了3个小时的队,只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