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合肥市出台政策:对于新建、改建(租赁经营)居家养老床位数不低于20张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将最高可获得1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这一新政的出台,与合肥市政协积极推动密切相关。
近年来,合肥市政协高度关注该市老年事业的发展,连续多年通过不同形式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建议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增加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提出以关爱护理和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从资助办法、评估体系、管理制度、运营模式等方面,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探索具有合肥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径。
合肥市政协的建议,在新政中得到了采纳。按照规定,新建、改建(租赁经营)床位数不低于 20张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新建、改建(租赁经营)床位数不低于10张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正常运行1年,经市老龄办认定并验收达标后,分别可获得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于自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按其缴纳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全额标准给予补助。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从运营第2年起,按实际提供服务床位数,每张床位给予1200元的运营补助。
据了解,从去年起,该市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18140”(在全市18个街道和140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试点)和“2460”(24小时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合肥市已在全市20个街道和134个社区初步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瑶海、庐阳等区已初步建立了全区统一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信息中心平台。
(傅年丰 本报记者 毛学农)
新闻推荐
合肥市政协主席董昭礼当前,人民政协事业正处于崭新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要认清发展大势,科学把握全局,牢记神圣使命,创造一流业绩,为实现 “新跨越、进十强”的奋...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