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走基层
代表委员称解决人手紧缺问题应出台扶持政策,还可借助志愿者力量
一个电话,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就能够上门提供诊疗服务。去年,合肥启动了这种签约式医疗服务,让不少家庭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1月14日,记者与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来到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的社区医院和市民家中,了解“家庭医生”的推行状况。
>>>现场
不少居民有家庭医生
当天上午,省人大代表顾琴芬、省政协委员汪洪杰来到南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是合肥市率先启动“家庭医生”签约式家庭医疗服务的社区医院。
“我们有8个服务小组,每组最少3个人,其中必须包含一名全科医生,每个小组都配备了专用出诊药箱,为签约户提供‘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南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夏赤向代表委员们介绍,目前辖区内已有1336户家庭、3433人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
“‘家庭医生\’的服务目前主要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慢性病患者、行动不便者等。”蜀山区卫生局局长张春雷说,除了提供体检、抽血、化验等基本医护之外,还要求“家庭医生”能定时送医送药上门、为签约户提供转诊绿色通道等。”
“对一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来说,送医送药、上门诊疗是一个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事情。”省政协委员汪洪杰也点头赞同。
1月14日,代表、委员来到南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家庭医生”的推行情况
>>>建言
顾琴芬:借助志愿者力量
人手紧缺是个大问题
在走访中,省人大代表顾琴芬发现,尽管“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规定每次需要医生和护士出诊,但由于签约用户们均已建立了医疗档案,医生也比较了解对方病情,“有时病人可能只是药吃完了需要送上门,这时让医生上门送药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医护资源。”
“建议建立起医护加志愿者的模式。”顾琴芬提议,针对一些已经建立医疗档案且医生已经十分熟悉的患者,如果只是需要送药上门,完全可以让社区志愿者进行这一项工作。
省人大代表顾琴芬在参观后发出疑问:“上门服务对象达到了3千多人,可咱们这么一个小小的社区医院,能顾得过来吗?”
蜀山区卫生局局长张春雷回答说,“家庭医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最主要困难就是人手紧缺,“以南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辖区内有7万多人口,而服务中心只有12个全科医生,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张春雷说,由于编制、待遇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造成人员严重不足,进而“家庭医生”团队也很缺乏,“我们也想为更多的签约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但是人员有限,实在有心无力。”
汪洪杰:应出台政策护航
省政协委员、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主任汪洪杰说,社区医疗资源本来就不够,现在又推出“家庭医生”服务,如何将这一服务落到实处是个问题。
汪洪杰提出,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应政策,保证医护人员在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时享受一定的待遇,同时解决社区医院人手不足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把“家庭医生”变成可持续的服务。 薛辉 本报记者 强薇 邵婧/文 王从启/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昨日了解到,首位登上国外歌剧院指挥台的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将于24日来肥献艺。郑小瑛教授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