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与警醒,本报昨日发出倡议书,倡议市民、政府、企业等一道为蓝天白云尽一份力量。倡议书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大家认为:消除雾霾,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今后少抽点烟
人物:小吴
身份:私企员工
“我们污染了空气,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昨日,合肥市民小吴说,眼前白茫茫一片,仿佛整个人与世界隔离了,他感到孤单、恐惧。
“这么大的雾霾谁造成的,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自己,所以改变也要从我们自己做起。”小吴看到本报发出的倡议书,在微博上转载时@了很多好友,号召大家一起保护空气。
同时,小吴也做了一个决定:每天少抽点烟,“我没有汽车,都是骑车上班,少抽烟虽然对环境改善不大,但是这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小吴说。
今天起少开车
人物:刘松
身份:环保人士
刘松从事公益环保事业多年,对于连日的雾霾天气,他感到遗憾且痛心。“环保与每个人的生活相关,环境恶劣了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这几年以来,刘松一直关注大气污染的问题,也一直为保护空气努力着。
“你们的倡议彰显了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昨日看到本报的倡议书后,刘松竖起了大拇指,他说,保卫蓝天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他响应本报的倡议,并愿意将本报的倡议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朋友。
操小平 本报记者 常国水
人物:丁咸军
身份:街道社会事务科科长
丁咸军是合肥蜀山区琥珀街道社会事务科科长,14日送孩子上学,雾霾把孩子呛得直流泪,孩子不停地问他怎么有这么大的雾?丁咸军无言以对。
昨日上午,丁咸军看到了本报倡议书,“我十分赞成你们的倡议,如果人人都来响应,环境肯定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丁咸军说,从今天开始,他少开车出去,尽量步行、骑车或乘坐公交车,此外,他还要向同事宣传本报倡议,号召大家一起加入保卫蓝天的行列。
带动身边的人
市民响应本报倡议
新闻推荐
0月1日起,家用汽车享“三包”待遇1三包责任 销售者承担...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