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其他工地上,基本上都是白天施工晚上休息,而在地铁隧道里可不完全是这样。
由于盾构机掘进、注浆、出土、管片拼装等流程是一环套一环的,需要尽可能减少机械停机,因而地铁工地基本上采取24小时分班倒不停机的方式,以保证施工的连贯性。
下井要扎紧裤脚
始发井通道口有一块“安全警示镜”,一面穿衣镜边挂着一张全身的工作服着装画像,各个部位对应地标明“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系好安全带、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
现场的项目总工杜广召告诉记者,地下盾构机中部件、线缆非常多,如果工人不注意袖口、裤脚什么的,就有挂上设备影响机器运转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的危险,所以工地上对于着装有严格要求。
夏天太热有空调
虽然井底有通风设备,但记者还是感觉有点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了夏天,因为机器工作发热,盾构机里气温会比较高,到时候会安装空调等设备。
另外,井底工作区域是不允许吸烟的,但出于人性化考虑,施工单位在远离主机的地方设置了一个茶水间,可供烟瘾大的工友吸烟。
“司机”实在不好当
盾构机有司机吗?还真的有,那就是在台车操作室里的操作手。
据介绍,一台盾构机通常需要2名操作手,其主要工作就是时刻注视着面前的操作显示屏,根据上面不断变化的参数来判断盾构机的工况是否正常,现在进行得如何?下一步该做什么?发生偏差如何马上纠正……这些都需要操作手们敏锐地做出判断,“所以说操作手就像是列车长,是整个盾构过程的综合执行者。”
杜广召告诉记者,他们的操作手通常都是本科学历,然后进行定向培养,一个老的操作员通常身边带一个见习学员,见习操作手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出师”独立操作。
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检测推敲
新闻推荐
半个中国的天空都是朦胧一片,各地民众对此苦中作乐,纷纷“秀出”调侃本领。在此摘录一些,你看看有没有共鸣?>>>外地吐槽@...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