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治理是全省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如何更好地保护 “一湖清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安徽省有关专家对巢湖治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实施环巢湖生态建设工程。首先,要进一步提升合肥市和巢湖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必须达标排放;两市工业企业要严格环保标准,所有企业都必须做到污水零排放。其次,要加快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逐步建设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置设施,确保环巢湖乡镇污水和垃圾处理都能达标,不会污染巢湖水质。三要大力推进巢湖治理生态工程,利用机械作业和封闭吸疏,加大湖底淤泥生态疏浚,清除湖底富含高营养物质的表层沉积物;利用巢湖现有的泵站和水闸,合理调引源水,减少湖内的污染负荷,增加自净能力;加强巢湖生态湿地建设,通过放养鲢、鳙鱼等食草鱼类,治理藻类,在浅滩和湖边可以种植水生植物或者芦苇,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二、加强蓝藻综合治理。首先要充实蓝藻打捞专业队伍和设备,保障蓝藻打捞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科学选择蓝藻堆放点,妥善、规范处置蓝藻,防止出现二次污染;其次要加强重点污水排放单位监管,加大环湖及入湖河流沿线重点水污染企业、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监管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水质稳定达标,减轻治理负担。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在巢湖周边农村,要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少用农药和化肥,减轻面源污染。
四、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建立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对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未开展规划环评的园区入区项目不予审批;严格环境准入标准,禁止新上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建立排污单位环保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机制,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
五、营造保护巢湖舆论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在组建巢湖治理专业队伍的基础上,组织和壮大志愿者队伍,形成全民参与治理巢湖、保护巢湖的良好舆论氛围。 齐振江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2月18日,美国斯隆基金会公布2014年斯隆研究奖名单,全球126名青年学者获奖,卢山、尹骏与孙崧3位中科大少年班学院校友榜上有名。中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卢山1998年从...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