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路是金陵建康府的人。也是有缘,他外放到合肥。没事我们几个经常在一起喝喝茶,说说厨艺。徐路的皮肤很白,面如冠玉。他大概想晒得黑一点。初秋的太阳,还是很毒。他坐在星巴克一把阳伞下面,戴着墨镜,晒得满面油汗。正在读一本书,我走近一看是《寒柳堂集》。我在对面坐了下来,点着一根烟等他说话。远处有几个孩子在地上滚球,一个送外卖的营业员骑着自行车从广场上过去,手中拎着一盒蛋糕。我看到他出了门,然后一拐弯就看不见了。我回过身说:“徐路,你不觉得这里很热吗?”他把书放下来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陈寅恪先生真了不起啊!我也觉得晒得慌。等会我们移到‘果仁\’的屋檐下去吧。”坐在“果仁”的屋檐下面,我要了一杯绿茶,徐路要了一杯柠檬茶。
他悠悠地叹了一口气说:“我真是想念金陵饭店的包子呀!”我说:“南京的包子为什么都要做得那么大?”他说:“以期能保持真味也!”我说我以前到南京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南京大学对面的一个小招待所里,晚饭的时候就到南大附近一个小面馆吃面或者吃大肉包子。我用手比了一下大小,小碗口大小一个。我说吃一个就饱了。徐路说金陵饭店的大肉包子才正宗,一个有这么大。他也比了一下,左右胳膊展开比画了一下,我说这岂不是小脸盆大小。他看了看,觉得这个牛皮吹得太大了,就收小了一点。徐路说起吃的来,“唱念做打”功夫都好。他说:“这种肉包子好吃,完全在包子下面的一洼卤。哎,一咬,卤顺着包子淌到手腕上,手腕那么一翻,好,肉卤蜿蜒着顺着胳膊流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伸出舌头等着流下来的肉卤,迎头一舔,扫荡得干干净净。我有一个同学不爱吃馅,吓!那么好呀,我就蹲在他手下。”徐路起身蹲在地上,作仰望天空状,“他把馅一抖,我在下面一口叼住。鲜甜!”
服务生端着托盘过来,听得傻了眼。徐路对他说:“哎哎,把茶放他这边。那杯冰柠檬茶给我。”正说话的时候叶行一和王烧饼来了,他们默默地坐在我旁边。徐路把脑袋伸过来说:“过去甲鱼我们家也经常吃呀!杀甲鱼时拿筷子把头给逗出来,让它咬住了,伸手一刀。”说到伸手一刀,他把手比作刀,就这样在虚妄的空气中晃来晃去。服务员放完茶杯,立刻跳到一边,怕被这隐形的剑气给伤到了。他说剁完了放血,血要放尽。不然成菜有血腥气,没的坏了好食材。我说我小的时候没吃过什么好东西,那时我随乡下的爷爷奶奶过活,不饿死就要烧高香了。味道这种东西自然是谈不上了,比起味道来吃饱是第一等大事。舌头吃粗了,到现在在外面吃大席,上了桌子,也是不问青红皂白先一顿猛吃,真等到主菜上来了,已经饱得要扶墙走路了。甲鱼这种东西对于我来说就跟白菜、萝卜一样,遇上便吃,那会在乡下甲鱼也不算什么稀奇东西。有一年挖塘泥,我叔叔抓了有一水缸甲鱼。结果就天天吃甲鱼,每天中午桌子上都有一碗大蒜烧甲鱼。胶质厚得能挂丝。前几年我叔叔到城里来,说到这个事情他感慨道:“我们把一幢小楼给吃了!”
徐路说这样说来说去不过瘾,莫如我们俩合写一本说吃的书。我说这个怕是不好写,我又没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没的写出来让人笑话。我说我充其量能写一点追求味道的趣人。后来我写了《花生米与鱼》,写一个离婚后的朋友怎么样努力学习厨艺的事情。后来就有意识写一点,这样慢慢积累到有半本书的样子。饮食男女这些事情都是因为极平常才难写,出奇吧,不像真实的生活;不出奇吧,流水账。谁家烟囱不冒烟?徐路吃过的好东西多,颇能烧几个菜。大约在外面吃好了,徐路在家里饮食相当清淡。晚上他在住处烧点粥或者烫饭吃吃,连下饭小菜也没有。他写的东西可操作性很强,按着他的讲法一步一步都可以做出来。比如他写正宗的金陵红烧肉,怎么放水,怎么放酱油,中间不能揭锅盖,不使走气。我试了试,味道都没有走大样。他在每篇文章后面,特意还附加了一个具体烧法,也能当散文看也能当菜谱用。实在是居家下厨如厕旅行必备之良书!
□高军
新闻推荐
“安卓”用户:需下载合肥公交WiFi客户端,可登录合肥公交集团网站的“下载中心”下载,也可在公交上接入“hfbus-ChinaUnicom”热点,通过手机浏览器下载。 &nb...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