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村民解惑
○闲暇时候,徐立菊喜欢养花
○走村串户□高桢 本刊记者 赵杰 文/图
在古城镇新建成的办公区域西楼一楼民政办办公室里间的一张办公桌旁,坐着一位身体羸弱的女子,她正在用清越的声音解答着前来咨询的残疾人,只见她将一张张表格里的相关内容,逐一讲解给前来咨询的群众,帮助到访者解答相关优惠政策的细节。同时,她耐心倾听残疾人的诉求,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她就接待了超过20位残疾人。她叫徐立菊,是古城镇残联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名身残志坚服务基层残疾人工作的优秀代表。
用真情服务残疾人
在徐立菊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一份关于上报2015年度合肥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的材料,在材料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用真诚对待残疾人,用真情服务残疾人,把残疾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为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的使命。”如此亲切朴实的话语,的确也体现出了基层残联工作的本色。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服务残疾人工作的需要,徐立菊作为一名专职残联干部,被安排到镇残联工作。在六年时间里,徐立菊风雨无阻,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上任之初,她在镇民政部门的配合下,首次在全镇开展残疾人信息摸底登记工作,并将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依据残疾人实际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基本信息数据登记,同步对所掌握的基本数据进行微机录入,建立网络数据库。经过一番努力,全镇残疾人数据录入完毕。据档案记载,全镇共调查出残疾人4636人,占全镇人口6.1%。
为了方便残疾人及时办理残疾证,徐立菊一边指导村级文书开展进入村组办理业务,严把审批程、残疾类别评定,严把办证质量关。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全镇办证人数近3000人,并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
用真心为人谋福利
在办理二代残疾证的一级和二级重度残疾患者申报救助工作中,徐立菊不辞辛劳,克服身体带来的不便,先后为520位重度残疾患者办理了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每人每年可享受补助600元,并通过救助资金以一卡通的形式进行发放;
在实施“阳光家园”贫困重度残救助过程中,徐立菊在镇民政办的统筹协调下,认真开展摸底调查、核实上报,目前有33户残疾人家庭申请享受阳光家园家庭救助;
在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解困工程中,通过资助对象的确定、实施范围及标准、资金和政策保障、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和检查核实等项工作,全镇共有35户残疾人家庭的危房接受了改造,项目救助资金达17.5万,户均5000元;
在创建白内障无障碍活动中,徐立菊在镇宣传、广播、文化等部门的协作下,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工作,大力普及白内障无障碍知识,其间,全镇共筛查出白内障疑似患者350人,共有97户白内障接受了免费手术,同时开展定期回访活动,回访率达100%;
在实施“万人就业工程”、“百头小牛进农户工程”活动中,徐立菊把服务残疾人需要当作第一任务,全镇共有72户有劳动能力、想通过再就业来脱贫的残疾人家庭得到了“万人就业工程”扶持,给予每户家庭1000元启动资金指导他们通过养殖、种植、开店等行业来改善生活水平。还有24名贫困残疾人享受“百头小牛进农户工程”,每名残疾人领取一头小牛饲养,作为循环资金从而改善其生活水平;
……
用真诚来对待工作
为了更好地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徐立菊以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以创建残疾人康复示范镇为动力,全力开展此项工作。在县残联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镇、村两级全部配备了康复协调员和康复员,依照人员优势,强化服务意识,形成了村(社区)残协、村(社区)卫生服务室、镇卫生院比较完善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徐立菊为全镇1310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档案,康复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徐立菊常说,我就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工作,就是以一颗回报社会的善良之心来对待残疾人事业。望着眼前这位一心服务残疾人事业的年轻人,想象着瘦弱的身躯爆发出的旺盛的工作激情,有谁不会坚信,古城镇残疾人事业不会锦上添花呢?
新闻推荐
日前,众兴乡结合自身实际,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多次进行座谈讨论,制定出《众兴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众兴发展...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