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昌国
记得杜银华同学是4月17日那天与这个世界告别的。4月23日,你正式远行,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而我却在外地出差,没能赶回来为你送行。
4月18日早晨7点半,我正准备出门上班,肖文国打来电话说:“杜银华出车祸了。”当时我一愣,迫切地问:“不要紧吧?”他声音低沉地说:“人不在了。”听到这话后,我感到震惊。当时我在想,4月1日那天晚上,我们三(1)班的部分同学还在一起相聚,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杜银华是我初中时代的同学,一晃已36年过去。离开校园之后,虽各奔东西,但多年来,我与她一直保持着联系和交往。我们相互配合,为同学、为大家做了不少好事。多年的交往过程中,我与杜银华就像兄妹一样,谁有困难,对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一晃离开初中校园36年,但杜银华初中时的形象我依然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们都只有十三四岁或十四五岁,可杜银华给同学们的印象却像个“小大人”。一是她个头较高。再就是她很热心,同学之间谁有困难,她总是积极地帮人解决,解决过后,还学着大人的样子,很善意地“教训”人家几句。因此,在同学们当中,她是很有亲和力的。
我们那一届的初中共有四个班,我与杜银华在(1)班。分在(1)班的同学,成绩相对好一些。但在体育方面,就是我们班的短板了。那时,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次)的全校田径和球类运动会,也只有她敢在各个体育项目中,与其他班的同学们比高下,而每次都能拿到名次。正因为杜银华在校时就“文武双全”,所以,毕业多年后,同学们大都能够记住她。
走向社会后不久,杜银华就在一家国营企业里担任会计,并很快荣升为财务主管。后来,因为国有企业改制,她又辗转到民政部门的一家单位工作。
在原单位,杜银华是财务总管,正宗的中层干部。到新单位后,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但她毫无怨言,工作从来不挑三拣四,也从来不怕苦和累,凡事总是干在别人的前头。
在平时的工作中,杜银华总是忙于工作,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其他班的同学都不认识她了。有时候,有的同学给我打电话,说要找杜银华办事,我就无休止地给她打电话,介绍求她办事的同学。不管大事小事,不管难事易事,杜银华从不厌烦,总是热心地帮忙,没有一句怨言。更是从来没有对我说过我一句“下次不要多管闲事了”之类的话。帮助别人杜银华从不惜力。
杜银华虽为女性,却有男人的性格。这,不仅体现在她的为人处世方面,在她的穿着方面,也能充分体现出来。在我的印象中,杜银华几乎没穿过“花”衣服,平时总是一身工作服或者是老蓝色的衣服。她身为女性,是位好妻子和好母亲,女性的伟大之处,处处能从她身上体现出来;她身为女性,却具有男人那种桀骜不驯和刚毅、果敢,为人真诚、阳光,处世光明磊落。女人的那种忸怩和软弱在她身上从来找不到一星半点。
我们最后一次同学聚会,是我给她发的信息。当
时,她没有回复。后来我问她为何没有及时回复,她说上班时间不便于回。我说深圳回来了一位同学,大家在一起聚聚,她说,单位这个时候的工作很忙,估计抽不开时间。我当时还奚落她说,还那么积极干吗?她说,真是离不开呀!我知道她说的是真话。第二天下班之前,是另一位同学用车把她接到合肥——同学聚会的地方的。
不想,聚会之后的第17天,我们的杜银华同学,就因为车祸,匆匆地走了,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所有亲人、同事和同学们。在杜银华同学远行的那一天,我没能赶回为她送别,感到十分惋惜,惋惜之余,提笔写一篇追忆小文,以示送给她的最后的礼物。
但愿远行在天堂里的杜银华同学能步步走好,一帆风顺!
新闻推荐
日前,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组织召开经济发展专题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园区经济发展形势,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围绕上半年时间、进度双过半的目标,...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