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肥东2814长临渔场3500亩精养鱼塘,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援建的涉外、扶贫、开发、综合养鱼项目“中国2814项目”之一,1987年开工建设,1990年全面投产,渔场现有管理人员31人,下设六个成鱼分场、四个育种分场和一个研发中心,主要从事“四大家鱼”、鲫、鲂、云斑鮰、龙虾、甲鱼、河蟹等名优特水产品的养殖、繁育和研发。
建场以来,该场坚持“为国增光,为民造福”“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项目宗旨和企业理念,全场上下齐心实干,创新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国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省优质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合肥市名副其实的“活鱼库”。1985年,中央5号文件提出“用三五年时间,分期分批解决大中城市吃鱼难的问题”,长临渔场为实现从“吃鱼难”到“吃有鱼”、“吃活鱼”、“吃好鱼”历史性跨越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到2015年28年间,累计向市场提供优质鲜活水产品总产量7.7383万吨,向社会提供肥猪1.566万头,毛重1487.7吨,家禽40.5472万只,毛重608.208吨,禽蛋80.7吨。其中“十二五”期间,渔业总产量就达2.005万吨,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优势。
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渔场按照生态、优质、健康、示范的总体要求,加快渔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比例,强化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达到生产条件标准化,生产操作规范化,生产管理制度化,示范辐射规模化的生态健康养殖示范标准,在发展水产事业中发挥了水产龙头带动作用。现在,每年上市水产品4000吨,销售收入4200万元,亩均产量1000公斤以上,亩收入10000元,亩效益3000元左右,均居全省前列。“念鱼经,发水财”,产量、效益较省内同行业高20%以上。渔场每年5-10月份,每天上市水产品3万-4万公斤,月上市近800吨,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又对平衡合肥市场鱼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长临渔场生产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的“长临河”系列水产品。不仅“蹦”到国内合肥、肥东等地寻常百姓家餐桌,还把斑点叉尾鮰优质鲜活鱼,通过安徽富煌三珍集团公司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工成品,使肥东2814的鱼“游”到国际市场,畅销欧美。
(尹华发 本刊记者 王凤莲)
新闻推荐
肥东一中新校区“掀起盖头来”位于肥东东部新城核心区,总投资约7.1亿元设90个班级,今年起面向全县招收高一新生
○运动场 ○校园全景 ○教学楼 ○学生活动室 ○学生公寓 ○汽车模拟驾驶室 ○餐厅□文海章 本刊记者 陈强 文/图六十年前,伴随着建设新中国的喧天锣鼓...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