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新闻》有一位实习生高诚,带头开启了图文写作模式。
今天我来说说她的故事。
高诚是学中文的,跟安大新闻学院的同学们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
但是当她到了我们社区报,其用武之地却不比新闻专业的学生差。
为什么呢?因为社区新闻与晚报新闻在采写方式上有很大不同。
什么是社区报的采写方式?详细、热闹、家常味儿。
这样的稿件出现在晚报上,可以有,但对于主导舆论导向、反映社会万象的晚报来说,未免失之平淡,缺乏深度和力度。
而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简直如鱼得水。
高诚从2014年春天一直实习到冬天,别的实习生大多实习一两个月,哄我们盖上晚报大红章、写上实习鉴定后就再见了。
高诚一边上课一边实习,因为拍照拍得好,有时周末还到影楼去兼职,帮人家拍户外婚纱照,
小姑娘说,要攒钱,不向父母伸手,想到哪旅游就去哪儿。
快毕业了,我问她,你是不是要考公务员?
她说不愿意当按部就班的公务员,想到处跑跑看看,最后自己创业,开一个极富个性的摄影工作室。
听起来好拽。我没有像一个长辈一样予以劝阻。
我不知道高诚的新闻理想是从何时产生的。或许一直都有。
有一次,我带她到三孝口街道大夫第社区采写一位失去双亲、奶奶瘫痪在床的10岁女孩蔡心阳,我们在报上做了一个征集爱心帮扶志愿者的小活动,采访结束后,高诚似乎还沉浸在小心阳的笑容里,和我边走边叙谈,似乎说到了当记者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职业,可以帮助到一些贫弱的人。
记者,与人性、道义、真理、勇敢这些美好的词产生了联系。
这,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高诚问我,晚报还招人吗?我说好几年没招人了,只出不进。
高诚又问我:社区报招人吗?我说你看一张报纸配一个编辑,可见人员控制之紧。
高诚说,我可以找你们领导问问吗?我说可以。她找到我们领导,一口气呆了半小时以上。出来后,表情失望。
我说你跟领导聊些啥,聊这么长时间,她说虽然自己十分紧张,一开始也不知道该说些啥,但还是鼓起勇气详细地讲了自己对社区报的认识、自己的理想。
这样的画面,搁在电视里,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呀。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无奈。
毕业后,高诚开始找工作,她的目标仍锁定在合肥各家媒体。
有一天她打电话跟我说,万家热线招人。我说你好好准备,带着你在《老城新闻》上发表的作品去试试。不清楚后面她过关斩将的具体过程,反正最终她拿到了入场券,成了一名网站记者。
这样一个貌似柔弱的姑娘,凭着一股子锲而不舍的狠劲,去做这样一个没白没黑、风雨兼程的辛苦职业,听起来是不是很燃、很有理想呢?周伶俐
新闻推荐
星报讯桃花仍争春,牡丹次第开——在“合肥最美后花园”庐阳区三十岗乡,美景不负春光,又将为广大市民奉上一场赏春盛宴——4月7日,第九届合肥牡丹节将在三十岗乡的4A级景区三国新城遗址公园拉开帷幕。...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