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单县新闻 > 正文

讲述耿雪凌单县南城办事处整理牡丹晚报朱静家住单

来源:牡丹晚报 2016-07-05 10:03   https://www.yybnet.net/

讲述:耿雪凌(单县南城办事处)整理:牡丹晚报 朱 静

7月4日,家住单县南城办事处的耿雪凌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家庭往事。她童年时,一家7口生活在一所老房子里,生活过得辛酸却温馨;长大后,她的兄弟姐妹各自成了家,留在老房子里的父母、院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了她们最温馨的牵挂。

童年的生活辛酸而温馨

我家兄弟姊妹五个,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每每坐在一起谈论往事,令我们最怀念的还是一起生活在老房子里的岁月。童年时,我们一家七口住在三间土瓦房里,听父母讲,老房子是建在一个半米深的土坑上,是父母一锨土一锨土把它填平的,我们姊妹五个,都是在老房子出生的。老房子的年龄,与我大姐同龄,已经有50多岁了。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吃穿都是问题,母亲生育我们姊妹五个,没有坐过一天月子。我出生在9月,母亲说,生我那年,父亲闯关东不在家,她用一根细绳勒断脐带,给我捡回了一条命。

姊妹五个各有各的特点,印象中母亲很少打我们,总是能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吃饱肚子。我们五个中最不愿喝白菜玉米面糊糊的就我一个,每隔一段时间母亲就会主持一次公道,做一回不放白菜不放盐的玉米面糊糊,惹得他们几个都朝我翻白眼。

小弟的胃口最刁,每次吃饭,都要哭闹,嫌馍饭不可口,嫌馍饭热了凉了,搂着院子里那棵老椿树,搓着脚丫子哭。

印象中母亲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我们睡时母亲在纺线织布,我们醒时母亲已经早早地起床赶在上工前扫树叶、拾柴禾。母亲的勤劳、坚强感染着我们,我们努力地学习功课,为自己、也为了报答为我们默默付出的母亲。

家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姊妹五个陆陆续续离开家到外地求学,之后成家立业。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争相要把父母接在身边,而母亲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老家的院子因有父母的留守,让我们时刻牵挂着。礼拜天,兄弟姐妹携儿带女回到老房子,聚在母亲周围,听母亲讲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一桌子的饭菜总能吃出与城里不同的香甜与温暖。

闲来之余,母亲在院子里喂养了鸡鸭,父亲在院子里种了各种果蔬,每次回家总能看到一院子的鸡鸭叽叽嘎嘎围着母亲乞食,父亲拿着工具整理菜园。收获的季节,父母总是把他们的“果实”分成五份,等我们回家时,让我们带走。

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喧嚣中,总有虚无飘渺的感觉。每到这时,我就会回到老家,陪母亲养养鸡鸭,帮父亲整理下菜园,和父母聊天时,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外累了,就回家。爹娘还能动,养你们还是没问题。” 

新闻推荐

警方传真入室盗窃难逃法网

本报讯 (通讯员 董会剑)近日,单县警方通过走访调查、群众协助以及现场情况研判分析,逐一排除嫌疑人,成功破获一起盗窃案。7月中旬,住在单县龙王庙镇王寨...

单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讲述耿雪凌单县南城办事处整理牡丹晚报朱静家住单)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