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祝见华)打开菏泽市电子地图,除了能在繁华的城市看到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在一个个偏僻的农村,路网同样枝叶相连。因此,不仅是菏泽本地人,连同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都在感慨菏泽路网建设的“加速度”。2012年初,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爱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2012年全市要新改建600公里农村公路。如今,市交通运输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农村公路完工2116.3公里,远远超过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这样的“民生速度”令人惊叹。
东明县长兴集乡刘小台村位于黄河滩区深处,村民们几辈人走的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对他们来说早已成为了习惯。因为道路泥泞湿滑,秋收的三轮车陷进泥水里,孩子们上学路上摔个脸朝天,老人们下雪几天不敢出门……一个个尴尬的镜头折射出的是村民们的无奈和期盼。
群众有期盼,政府就有关切。2012年7月,规划全长7.1公里的水泥路在刘小台村热火朝天地开工建设了,短短几个月,两条亮堂堂的水泥路就出现在了村民们面前。道路通车那天,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激动地流下热泪。“我今年68岁了,走了一辈子的泥土路,现在政府给修了公路,通到家门口,不管是下地还是出门玩,脚上都干干净净的,政府给办的是暖心窝子的事儿,俺百姓都说好。”村民刘心善的回答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位村民身上都得到了验证。
“现在村里的水泥路直接连到乡政府驻地,五分钟就可以到达。交通方便了,下一步,想在村里搞规模养殖,把村民收入提上去。”村党支部书记刘士虎为村民们谋划着更长远的发展。
一条条水泥路缩短的不只是群众致富的距离,也缩短着群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2012年,菏泽市将交通运输作为实事惠民的重头戏,市交通运输局专门成立了“2012年交通运输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行目标责任制,对民生工程项目,每一个项目跟一名分管领导,设一套工作班子,对项目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月一调试,一季度一考核,并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全面推进,有力地确保了交通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农村公路。全市农村公路完工2116.3公里。超额完成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市新改建600公里的任务目标。
——窄危桥改造。开工建设窄危桥45座,完工33座,超额完成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市新改建窄危桥30座的任务目标。
——公交发展。新开通 了9路、15路、20路、21路、26路、48路六条公交线路,全面完成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年新开通公交线路6条的任务目标。其中,9路为菏泽医专至纸坊、15路为菏泽医专至火车站、20路为客运西站至火车站、21路为客运总站至客运西站,26路为观上至三角花园、48路为火车站至贾坊。
新闻推荐
...
东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