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进“贫有力助”,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制度,实现省定贫困村和市定经济薄弱镇(村)全部摘帽,统筹解决城市与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完成对安顺市、陇南市、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喀什、宜昌市夷陵区以及菏泽市等地区的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任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协作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月敏表示,这一要求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作出了部署,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
让困难群众有更多幸福感
陈月敏表示,2017年是青岛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要坚持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薄弱)村摘帽并举,坚持农村扶贫与城镇扶贫并举,坚持对内扶贫和对外扶贫并举,实现脱贫成果长效化、脱贫工作全域化、扶贫协作一体化,让所有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尊严感、幸福感。“确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效果得到巩固提升,确保全市省定贫困村和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确保城镇扶贫、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陈月敏说。
根据市扶贫协作工作办公室今年工作部署,全市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围绕“两好、四保障”的标准不降、政策不变、措施不减、联系不断,确保贫困人口生活和居住环境持续有明显改善;围绕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继续组织“回头看”,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倒查、抽查、核查,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效。完善推广“定量识别纳入、四项精准管理、协议清单退出”长效扶贫机制,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实施贫困监测网格化、信息化动态管理,对贫困人口灵敏监测、快速认定、及时纳入,确保贫困人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帮扶、第一时间脱贫。
今年,全市将以贫困(薄弱)村脱贫摘帽为重点,细化落实贫困(薄弱)村脱贫计划,探索多元化、套餐式扶贫路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加快项目进村落地。因地制宜,依托现有高效农业,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特色产业,实现 “先富帮后富”,多渠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全市贫困(薄弱)村扶贫项目实现当年完工,尽早受益。不断提升贫困(薄弱)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到今年年底,确保全市510个省定贫困村、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
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
陈月敏介绍,今年青岛市在城镇扶贫方面要开展很多工作。一是调查摸底。对全市城镇贫困人口进行调查摸底,了解致贫原因,针对每一户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人口采取“靶向”疗法,“一户多案”“一人多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多种帮扶措施。同时,会同教育、民政、人社等部门制定完善教育救助、就业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与扶贫政策相衔接的“1+N+X”政策体系。二是理顺城镇扶贫体制机制,建立“市级统筹、区市负责、街道落实”的三级扶贫责任体系,整合扶贫资源,落实财政投入。三是建立城镇扶贫“一系统三平台”,建设城镇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搭建城镇扶贫供需对接平台、信息核对平台、基层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城镇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体系。
推进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
青岛市承担了帮扶贵州省安顺市、甘肃省陇南市、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新疆喀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陕西省宁陕县以及省内菏泽市等地区的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任务。
陈月敏说,今年全市各区市各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结对帮扶关系,主动加强扶贫协作,扩大部门、企业、学校、镇街和各类社会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范围,加大“一对一”精准帮扶工作力度。青岛市已与甘肃省陇南市签署了 《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多个领域拓展扶贫协作,青岛将与陇南市协作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3月27日,青岛开通了至贵州安顺的空中航线,两地之间的交通往来得到了实质性进展。青岛市还将综合施策,用力推进与菏泽的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帮扶措施的落实,助力菏泽脱贫攻坚取得实质性进展。整体推进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新疆喀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陕西省宁陕县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韩波)日前,山东省下发2017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有关工作的通知,已通过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的考生均有资格报考高职单独招生。报名时间为4月6日-10日,考试...
菏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菏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