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维梁永艺吴姗姗
“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活动从部署到实施,至今已两个月有余,全市上下热火朝天,捷报频传。为了准确掌握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市委组织部决定选择性地开展暗访行动。
安和村是八步区开山镇的一个纳入国家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贫困村,距市区90公里,是贺州市目前最边远的一个国家级贫困村。
如果安和村的清洁工作都做好了,相信其他村也不会有问题,这就是选择安和村作为暗访对象的初衷。
5月16日下午1时,暗访小组从市区出发。
安和村全村1096人,均是瑶族,90%都“吃低保”;全村390亩水田,散落在大大小小几十个山包下,人均不过0.35亩;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留下的皆为老幼病残。
这样的村,村民参与清洁乡村行动的积极性如何?
汽车行驶1个小时以后到达大宁镇赖村,大雨如注,路面骤然变得坑洼起来。司机说,这是“三跳”路段:车在路上跳,人在车上跳,心在身上跳。大家的心一边跳一边凉:这样的路,垃圾怎么运得出来?
到达安和村已是下午3时,骤雨初歇。暗访小组徒步走进桐子窝自然村,满脑子里都是“污水横流、鸡鸭乱飞、垃圾满地、臭气熏天”的景象。
雨后山村的空气出奇的清新,闻不到粪便的臭味;新修的水泥路不断往前延伸,看不到果皮纸屑塑料袋的踪迹;看家的黄狗对着陌生人汪汪直叫,却没有满地乱跑的禽畜。
暗访小组一脸愕然。
“对不起!对不起!不知道你们来,没有准备,很多宣传清洁工作的标语都制作好了,还来不及张贴。”闻讯赶来的安和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王子龙忙着赔不是。
王子龙引暗访小组到村子里走了一圈。
村子不过30户,没什么好看的,(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倒是家家户户门前放着一个塑料桶引起了暗访小组的注意。
“那是各户自备的垃圾桶,很实用的。”王子龙介绍说。见暗访小组没有反应,他又补充了一句:“统一制作的垃圾桶太贵,我们买不起。”
几个村民正在赵仕琼家里闲聊,暗访小组就随机加了进去。
“我们瑶家人生活苦,以前经常是几天才换一次衣服洗一次澡;现在也开始天天换衣服洗澡了,否则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和上学的小孩就会笑我们。”赵仕琼笑着说。
村民邓福缘曾是桂东地下交通员,现年92岁了,说起话来仍不失革命本色:“政府搞清洁乡村活动对群众健康有好处,我们支持!”
“听说清运垃圾要花很多钱的,政府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
村民的提问,让暗访小组有些意外。
一位退休老师坚持要暗访小组到他家去喝杯茶。见大家一再推辞,他就说:“我家用上了消毒柜,很干净的!”
村民淳朴的话语让大家汗颜。
桐子窝一行一无所获,暗访小组决定再到高洞自然村去走一走。
高洞自然村坐落在半山腰上,空气更加清新、地面更加干净、房子也更加整齐。
村党支部书记邓全富似乎早有准备,大家刚坐下,他就和王子龙你一言、我一语地汇报清洁乡村工作:
我们计划在村里张挂宣传横幅和永久性宣传画,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
我们计划在村里开展一次整治“五乱”(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行动;
我们计划每月每户收取5元费用,聘请1个清洁员,专门负责把各家各户的垃圾倒进垃圾池里;
……
“你们的垃圾池建在哪里?”暗访小组打断了两位书记的计划。
“没有建好,但地已经落实了。”两位书记有点不好意思。
“垃圾池占用群众的地了吗?群众有意见吗?”暗访小组抓住问题紧追不放。
“都比较好说。”邓全富打包票说。
现年50岁的村民邓其长期在大桂山林场打工,村里建垃圾池用了他的一块地。暗访小组决定打个电话征求他的意见:“村里建垃圾池要占用你的地,你愿意吗?”
“那就用吧。”邓其没有多说。
高洞村的建筑落后了,但清洁工作并不落后。比如,保洁的村规民约建立了,“门前三包”制度落实了,卫生工作队正在组建中。
临别时,暗访小组问邓全富:“清洁乡村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您对党委、政府有什么要求?”
“其它的都不在话下,就缺一个统一的垃圾桶,不统一不好看。”邓全富指着自家门前的垃圾桶说。
这是村民提出的唯一要求!
在开山镇政府,暗访小组与开山镇党委书记于福坚交流了此次暗访的情况。
“清扫垃圾用不了多少钱,关键是要转变观念!”于福坚淡淡地说。
于福坚是清华大学博士,曾在日本留学一年,领教过当今世界上最严格的垃圾分类处理程序。他说:“只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就能大大减少垃圾产生量,减轻垃圾处理的负担。”
于福坚决定,过几天就在镇里开垃圾分类处理课的讲座,自己主持第一讲。
从开山镇回到市区,用时超过2个小时。一路上,暗访小组默不作声,都在细细地咀嚼在安和村听到的一句话:“其实清洁乡村没那么复杂”。
后记:离开安和村已经几天了,村里的垃圾池可能已经开建了,于博士的垃圾分类处理讲座或许已经开讲了,村里的保洁员说不定已经到位了。不过,大家对此无须再费心,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一切都好办。我们可以不信天、不信地,但是不可以不相信老百姓。其实清洁乡村真的没那么复杂,只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新闻推荐
贺州讯市妇联决定,从今年5月起,把每月10日作为全市各级妇女组织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集中行动日。依托“妇女之家”平台,利用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和“基层妇女干部大培训”契...
贺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贺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