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长英铁路万里难圆梦
十八年的铁路生涯,十八个春运的酸甜苦辣。时间如白驹过隙,一个个日子就像踩着呼呼滚动的风火轮,近了又远了,来了又去了。回望岁月山河,四季轮回。昨日是影像,今日是当下,明日是迈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忙一样”。元月16日,春运的号角再一次吹响,铁路人的神经又一次绷紧。一年一度的春运,是亲情与距离的碰撞,是方向与步伐的统一,是时间与空间的交换。是老家屋檐下红通通的灯笼,是母亲倚门而望的殷切目光,是香喷喷的饺子,是年夜饭端起敬给老父亲的那杯酒,是炸响的鞭炮,是祖坟前捧起的黄土……
出发,出发,回家,回家……
但回家的路有几多艰辛?几多曲折?已记不清是哪一年的春运,年前开往昆明方向的k155次列车超员严重。当我们黄山站的员工千辛万苦把四节硬座车厢的旅客一一塞进车厢,协助列车员关上车门,一口气还没呼顺畅,只见站台上还有一名旅客挑着行李在跑。我们马上抓住他的行李,让他停下脚步。那名旅客眼睁睁看着火车开出站台。在片刻的呆愣之后,只见他把扁担朝我高高抡起,然后重重地向地上掼去。之后一把抱住头,坐在行李上嚎啕大哭。午夜空荡荡的站台上,中年男人的哭声凄厉而揪心。原来,那名家在昆明的旅客,买不到车票已在候车室呆了三天,好不容易买着票了,上车前又把行李落了一件在候车室,回头找时,车子开了。第二天,那位旅客由值班站长亲自送上火车。事情已过去了好些年,但那午夜的哭声不时回荡在我耳边。
家是血脉,是延续,是皈依,是希望。哦!车轮的方向,家的方向。一代代铁路人啊!我叫你们圆梦人。
但是谁又能来圆圆铁路人的梦?
铁路人不过年,铁路人没有年。
已记不清多少个春节奋战在岗位,没有和父母一起吃餐团圆饭,没有给孩子包压岁钱,没有一家人围坐一起看春晚。去年除夕上夜班,今年除夕又是上夜班。自从公公去世,八十多岁的婆婆一个人在乡下,丈夫带着儿子去陪婆婆过年。去年除夕我煮了两个粽子囫囵吞了。然后骑着单车去上班,一路上很少有行人,车辆也少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绿灯,望着天空中灿烂开放的烟花,我想起了百里外年迈的父母。我也想起了另一个方向,同样百里外的婆婆、丈夫、儿子。想起了年夜饭的团圆桌上,他们因缺了我而多出的那份遗憾,深深的愧疚和复杂的情感,让我热泪濡湿了脸庞。
铁路人也有家,铁路人也有父母,铁路人也想享受天伦之乐。但只要年在,春运就在。铁路人的角色就不会变。铁路人肩上的责任就依然沉甸甸的。身为铁路人,我想举起自己的手对所有奋战在一线的铁路人致敬!
新闻推荐
市民广场“授课”只是开始,如果“新人”还有怀疑的话,“老师”就会带他们继续“洗脑”,“洗脑”的地点就是天鹅湖沿岸的景点。2月21日,晴。一...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