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谢女士有复读机、台灯以及10岁左右女孩子的较新羽绒服,位置在黄山大厦附近,需自取。
1、肥西郑女士丧失劳动能力,今年40多岁,有一个7岁的女儿,她和婆婆都是残疾人,家里靠丈夫一个人打工养家,想要一台豆浆机,可以种点黄豆,打豆浆给婆婆孩子喝。
2、合肥褚先生耳朵丧失听力,是一级残疾,低保户,快五十岁,一个人生活,希望得到一点年货,比如油、电热毯、43码的棉鞋。
老人想要部手机,遇到困难可求助
眼睛看不清,行动不便,还要独自照顾两智障孩子;“年关心愿”活动仍继续
新安爱心超市“年关心愿”活动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光是打给单亲妈妈陈新霞的电话就有四五十个。26日上午,新安晚报记者去经开区芙蓉社区探访了另一位有年关心愿的市民王明堂老人。老人眼睛看不清,智障妻子留下两个同样智障的孩子后病逝,多年来他独自照顾这两个孩子。在马年到来之际,他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心愿:要一部手机,二手的都行,家里有意外的时候可以向外界求助。
王明堂老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里。
靠邻居从饭店带剩菜开荤
26日上午,记者一行在芙蓉社区翠微社居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爬上六楼,走进王明堂家,刚进门就听见一声大喝:“来人啦!哈哈哈!”只见一个表情开心得有些怪异的大男孩正举着一把长长的扫帚对着记者一行大笑。“小家伙干嘛呢!进屋里去!”王明堂老人颤巍巍地走过来阻止。
进屋一看,这个家里只有一些非常简陋的家具,卧室的被子翻开,床上的海绵都是一条条的,买不起床垫的他们就用别人给的条状海绵当垫床。
记者看到客厅一角的小桌子上放着一盘黄豆和两盘雪菜,社居委的工作人员说这是他们好几天的饭菜。王明堂却走来笑眯眯地说:“其实我们也经常开荤,你看锅里炖的就是,邻居在饭店工作,经常会带些不错的剩菜给我。”过了一会,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又走了出来,和刚才的男孩一起坐在床边看着记者大笑,老人则轻轻叹了口气说:“他们不懂事,别介意啊。”
父亲独自照顾两智障孩子
记者在聊天中了解到,王明堂今年已经60岁了,他生下来眼睛就有问题,只能看见一点点模糊的光影。当时村里人劝他父母把他扔了,但父母舍不得那么做。王明堂35岁结婚,妻子有些智障,因为遗传,一子一女都是二级智障。父母去世后,妻子也很快病逝,王明堂一家又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每人每月四百多块钱的低保生活,一位眼疾老父亲带着两个成年的智障孩子为生活而挣扎。
平时王明堂每天下一两次楼,由于看不清,他不能直接去菜场买菜,而是站在路边等邻居带菜给他,然后拿回去做。因为视力问题,他也不可能做很复杂的菜,一般就是炖炖煮煮,有时候邻居还会带一些饭店的剩菜给他们开开荤,那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
老人希望遇事有手机求助
这样的一个家庭,生活实在不易,那王明堂的年关心愿是什么呢?他想了半天说了一个让记者有些意外的答案:“我想要个手机。就是二手的也行啊,只要能打电话就行。”
原来,王明堂家里没有电话,他自己又行动不太方便,因此社居委如果有什么事情要跟他联系,只能爬上六楼来亲自告诉他。每次都这样,王明堂既感动又有些不好意思,觉得太辛苦人家了。而且,由于没有手机,家里如果出了事情王明堂很难及时跟外界联系。
有一次他在家摔了一跤,半天都爬不起来,儿子女儿又不懂事,不能指望他们去叫人,当时他真担心自己跌倒就爬不起来了。后来虽然没出什么事情,他还是有些后怕,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子女又只能指望他照顾,他希望有个手机,万一家里有什么事情也好向邻居、亲友和社居委的工作人员求助。
听到我们说“心愿”,女孩在一旁突然说:“表,表,要钟表……”王明堂听了一会后“翻译”给我们听:“她想要个手表或者小钟,因为家里的钟坏了很多年,平时我们也都不知道时间,如果有个钟表,也能知道是什么钟点啊。”
W
温馨提示
除夕前,新安爱心超市 “年关心愿”活动将继续举办。如果您是低保、五保、下岗失业或生活困难者,如果您经济拮据无法购置所需的生活用品,如果您或身边的朋友正在为一些“年关小心愿”发愁……都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2000告诉我们。同时,我们也征集热心读者和爱心企业加入,为这些需要小小新年礼物却又无力购置的市民们献上一份爱心。在这个寒冬,让爱心汇成暖流。
捐
需
本组稿件由杨玲 孙继珍
本报记者 王俊/文 张洪金/图
新闻推荐
我从小就喜欢诗,但真正写诗还是从故乡老阁楼上开始。那是1979年,很多复刊的文学杂志深深吸引着我。我一边准备高考,一边糊里糊涂地写诗。老阁楼上...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