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安徽黄山市创新民生工程建后管养机制,积极推行管护项目资金、人员三整合等模式,多渠道促进民生工程长效运转,多重保障持久惠及百姓。
呈坎镇容溪村的村村通公路是2000多村民通往外界的唯一可以通车的道路,2011年建成通车,但由于资金有限,工资偏低,道路管护员成为没人愿干的工作。2012年,黄山市出台民生工程后期管护办法,徽州区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受益,谁管养”的原则,将容溪村的村村通管护员、森林防火护林员、地质灾害监测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四员整合为一体,大大改善了道路的管护状况。
与村村通工程一样,徽州区农村沼气民生工程实施后,组建了多个专业的技术管护小组。
2013年市级和区县财政安排资金3500万元专门用于民生工程建后管养,比上一年增长133%。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昨日,徽州传统糕饼文化博物馆在黄山市正式开放,迎来了大批参观者。这是我国首个将徽州特色糕点文化和传统节日文化结合的博物馆。在这里,您可以了...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