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高居翰作为考古代表团成员第一次来中国。1977年,他又作为中国古代绘画代表团主席,再来中国。1982年秋季,高居翰在北京盘桓数月,研究故宫博物院藏画(包括渐江绘画),随后登临黄山。
1984年5月,安徽召开“纪念渐江大师逝世三百廿周年暨黄山画派学术研讨会”,中外200多位学者专家齐聚安徽,高居翰也应邀来到合肥。
这次活动,堪称当代安徽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共展出渐江等明清35位画家240余件作品。这些珍品画作,除安徽博物馆的收藏外,均由马彬、柯文辉、陈传席代表会务组从全国23家博物馆及5位个人收藏家手中借来。
此次借画,趣闻甚多,令人感叹1980年代社会文化氛围。柯文辉回忆,当初他到北京“创造社”老成员李初梨先生家借画,一张渐江,一张程邃,均是四尺三开的山水。柯文辉在李老先生家将外裤脱下,用鞋带扎紧两个裤口,一个裤筒里放一张国宝级名画,独自一人坐火车硬座带到合肥。
那次在稻香楼宾馆召开的“黄山画派学术研讨会”上,高居翰被安排在第一天晚上演讲。他放弃了原先准备好的相对乏味的主题(有关美国所藏黄山画派绘画),作了个配有幻灯片的演讲,从印章、皴法、设色诸方面进行图像风格分析,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即故宫博物院所藏渐江《黄山图册》,是渐江同时代安徽画家萧云从所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70幅《黄山图册》,是黄山画派最著名代表作之一,一直公认为渐江真迹。高居翰之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谢稚柳、徐邦达等先生随即展开质疑和反驳。后来,这些争论文章均刊载于1986年1月出版的《朵云》杂志上。高居翰据那次演讲写出的论文《论弘仁〈黄山图册〉的归属》,收入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风格与观念》一书。
1985年5月,中国国家文物局“七人鉴定小组”鉴定《黄山图册》为渐江真迹。谢稚柳的鉴定结论为:“是真的,但是渐江作品中最差的,它有萧云从的派头,高居翰也有说得对的地方……高居翰目的也是研究,不可能突然袭击,为了其他目的,关键他看不懂画的本身,只是抓到一些外形,至于设色问题不是主要的。”
作为美国研究中国画的资深专家,高居翰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偶尔也会产生误差或误鉴。但他新颖的视觉和研究方法,精湛的鉴定功底,在此次研讨会上,还是赢得了朱季海等先生的称赞——就当时国内学界来说,高居翰将渐江作品与萧云从作品以幻灯片的形式作比较分析,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1990年代初,高居翰与曹星原一起还来过安徽蚌埠,看望岳父母。2009年夏天,曹星原带着两个帅气的混血儿双胞胎男孩,与朱乃正先生来到合肥(其时曹星原已与高居翰分居,与朱乃正一起到安徽筹备“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我特意安排我两个双胞胎儿子去机场迎接——两对双胞胎,一对14岁,一对13岁,在机场颇惹人眼目。我对曹星原说,这两个孩子眼睛很像他父亲高居翰,曹星原笑笑说,也有人说像我。如今,曹星原两个孩子双双考入美国名牌大学,令我欣慰。
新闻推荐
进医院停车被拦,用公车设置“路障”堵住救护车十分钟;驾驶员被调离,黄山市徽州区烟草局长被免职
堵住救护车十分钟;驾驶员被调离,黄山市徽州区烟草局长被免职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