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一些与消费有关的消息却让我们忍不住叹息。28%的眼镜抽检不合格,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网购投诉比去年增长38.7%,网店售假、家电售后是投诉重灾区……我们看到,质监部门在加大抽查的力度,公安也在行动,端掉了一些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窝点,但这远远不够,要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把每一天都当作“3·15”。
它叫“光明” 却上了“黑榜”
安徽省专项抽查眼镜店,多个知名品牌产品不合格
本报讯 安徽省质监局近期对眼镜店进行专项监督抽查,发现有28%的抽样产品不合格,其中不乏宝岛、光明、南京吴良材等知名品牌。
据介绍,本次抽查共抽取合肥、芜湖、蚌埠和马鞍山地区眼镜店共80组样品。抽查重点针对大学城、学校周边比较集中的眼镜店。本次80组样品中有63组合格,抽样合格率为78.75%。其中合肥地区46组,抽样不合格12组,合格率73.9%。检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为镜片表面质量、球镜顶焦度、柱镜顶焦度、光学中心水平偏差等。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在质监局公布的质量黑榜中发现,其中不乏知名眼镜店,比如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同仁眼镜店、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宝岛眼镜店、合肥经济开发区光明眼镜店、合肥市蜀山区南京吴良材眼镜店黄山路店等。
安徽省质监局发布提醒,验光配镜可查看眼镜企业的验光设备和检测仪器是否有合格标记,验光、制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眼镜有无合格标记等。首次配镜最好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本报记者 徐冉
新闻推荐
活动时间:2014年3月22日(周六)下午 14:30活动地点:安徽大学老校区逸夫图书馆第二会议厅(黄山路南大门左侧)特...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