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晟
一部壁挂式数字电视机,两块宽屏电脑显示器,一台迷你电脑主机,一个四层简易货架,外加一墙宣传材料,因屋里多了这么点东西,姑父家就成了一家本土电商的村级服务站。这是一个农村电商的创业梦,但运营到现在已有几个月了,成交单数和金额都少得可怜。姑妈说,平时几乎没人来下单,这些摆设只是方便姑父自己上网买几样东西。
宣传材料显示,该电商平台是由政府主导、电子商务公司运营的服务农村的公益性项目,通过建设乡村电子商务平台、县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为处于交通不便、信息相对落后的农村居民提供便利、实惠、优质、快捷的一站式服务。涉及自建村级物流、创新农村服务、培养农村电商等热词,均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以不同形式呈现。
进入2015年,先知先觉的电商巨头纷纷进军农村掀起“圈地运动”,试图成为改变农村消费模式的“吃螃蟹者”。在地方政策和资金扶持等利好刺激下,各地中小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有不计成本“跑马占山”之势。“他们主动找上门,提供了这套设备,每月发200块钱,但对成交额没硬性要求。”姑父补充说,“他们的网点数不够,就拉我们加入。”
相比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大打“乡情牌”的黄山本土企业借助农村代理人和农村居民打交道,有自营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打通农村消费的“最后一公里”,或是这家本土电商最大的相对优势。而姑父所在的行政村有2600多人,下辖十几个村民组,也算是一个大村,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姑父经营的这家网点一开张就被亲戚们看好。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为何没能带来更多成交?姑父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多半是老人和小孩,消费水平低,顶多是买点生活用品,而且习惯进小店,看得见摸得着,觉得放心。此外,因为在电商生态系统中处在较低层级,在价格和配送及时性方面,这家本土电商或多或少存在劣势。姑妈说,有种小包农药,网上比小店还贵几毛钱。
同村不同组,与姑父这家服务站同属一家电商企业的还有两家服务站。姑父说,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按理说,平时没人买东西,春节到了总该有点起色,但事与愿违,年轻人回家过年,哪个不是大包小包拎进家,就算要买东西,坐车去城里,不过十几二十分钟,而上网下单则要等好几天。更何况,现在用手机上网购物,年轻人个个玩得溜。
在这家本地电商提供的代购目录中有日用品、食品、服装、家电,还有农耕用品。姑父说,上网买服装,一般人不试穿不敢买;上网买家电,担心出问题售后跟不上;上网买食品,农村人这方面需求不大;上网买日用品,价格和配送又没优势。有优势的,恐怕还是农耕用品。接下来的几个月将进入春耕春种,也是姑夫寄以希望的季节。
新闻推荐
□ 陈圣 文/摄晨刊讯 2016年2月7日至2月14日是中国农历新年,黄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来山游玩。面对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形势,黄山风景区公安局交警支队全警动员,...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