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金秋时节,“泉水鱼之乡”——休宁县板桥乡到处散发着“灵动”的气息。随处可见的泉水鱼塘里,乌黑光亮的小鱼儿畅游嬉戏,甚是欢快。农户有的拿着竹篮给鱼儿喂食,有的拿着渔网捕鱼,满满洋溢的都是劳动的幸福。
对于贫困户胡发来来说,今年格外高兴。从年初到现在,他较往年以更好的价钱卖出了40多尾泉水鱼,收入11000多元。更为可喜的是,不久前,政府又给他家免费发放了不少鱼苗。“养到明年又是一个好收成。”胡发来高兴地说。
在扶贫开发推进过程中,休宁县把*和精准脱贫的要求贯穿始终,针对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拟定扶贫策略,不断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
地处偏远的白际乡结竹营村村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为了让村民摆脱贫困,该县扶贫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村、组走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优势,并综合考虑贫困户致贫原因、劳动力状况、发展意愿等人文条件,提出了引导村民发展香榧产业的扶贫方案。在扶贫部门的帮助下,结竹营村从外地引进4000余株“2+5”型香榧苗免费发放给410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并指导他们种植。今年冬季,村里还将扩大种植规模,预计全年可发展起连片种植的香榧基地500亩。
休宁县充分发挥区位、生态、文化资源“三位一体”的优势,进一步引导贫困村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之路,推动贫困村产业发展走向 特色化、规模化。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定位,今年,该县在各贫困村新建、改造有机茶、香榧、徽州贡菊、箬叶等特色基地15万亩;围绕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汪村、板桥等乡镇的泉水鱼养殖,新建、改扩建泉水鱼池1059口,惠及贫困人口4681人。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依托齐云山开发与利用,该县重点打造了白际、梓源、石屋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实现了乡村旅游特色化、差异化、精品化发展。
为加强贫困村与外界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对接市场、夯实产业,休宁县与时俱进、创新思路,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县里先后组织扶贫龙头企业参加网博会,对璜尖、白际、源芳等乡镇贫困户开展了电商培训,完成“休宁馆”进驻淘宝一号店等工作。还积极鼓励淘米商城免费为全县贫困村农特产品提供上线、客户、授信、QS认证以及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服务。目前,该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年成交额达9000万元。
通过“精准发力、产业带动”,休宁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近年来,先后有1.45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今年1-8月,休宁县共落实财政扶贫资金1392.6万元,其中对上争取1152.6万元,县级配套24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02个,33个贫困村扶贫整体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李学军 胡利龙·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0月21日下午,休宁县民生办、民政局、海阳镇联合举办的欢度重阳节暨民生工程宣传广场文艺演出在该县状元广场举行,来自各阶层的文艺工作者表演了包括歌舞表演、音乐快板、歌曲、...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