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歙县立足实际,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紧紧围绕林果、油茶、花卉、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坚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林业经营效益。
该县围绕打造“安徽省特色果品之乡”目标,在巩固好原有三潭枇杷、三口柑桔、宋村葡萄、三坑山核桃、富岱杨梅等基地的同时,加快葡萄、杨梅、黄桃、山核桃和“徽香”猕猴桃等果品特色基地建设,现有果品种植面积近12万亩,产量5.4万吨,果品产值1.5亿元,“—乡—果”、“—村—品”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出台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8年建设高产高效油茶基地13万亩、良种苗圃基地300亩,建新油茶生态园达2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民种植油茶1000多亩。用活用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加大徽派盆景品牌创建及宣传推介力度,开拓国内外盆景销售市场。目前,全县有花卉盆景从业人员2500余人,个体专业户300多户。盆景苗木基地达2400亩,各类花卉盆景210多万盆,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加强6个国有林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目前,拥有森林旅游景点20多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森林旅游人家”14家,农家乐37家;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收人超过3.5亿。
该县将林业产业化作为打造绿色生态富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抓手,依托行业协会、合作社,加强果业的组织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开拓省内外市场。深渡镇绵溪村在原深渡镇绿色枇杷专业技术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县第—个林业专业合作社,人社农户310户。按照做强1—2家油茶精加工企业,年产油茶4000吨以上,产值6亿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目标,采取“企业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建立起龙头企业油茶林基地,通过实行订单收购,企业与农户之间充分实现了利益同享和风险共担,在拓展油茶产品市场的同时,为林农提供了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
该县还出台了—系列鼓励政策,扶持绿色生态富民产业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油茶发展专项资金20万元,对列人统—规划、具有—定规模、验收合格的高产油茶示范林实行以奖代补。每年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盆景市场、盆景园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推进林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目前,共有5000多亩低产油茶林通过流转进行了改造。县财政建立以奖代补基金,激励社会各界对林业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对花卉盆景、森林旅游等在税费减免、贷款贴息上给予扶持,激发了广大从业人员创业热情。·方立锋·
新闻推荐
5月9日,慈张线扩建工程正在进行铺设管道作业。为改善道路交通环境,今年,歙县决定扩建省道慈张线七花路口至徽州区4.2公里路段,道路由原先二级路上升为双向四车道城市道路,项目计划在6月下旬完成。...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