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00,全福立交桥下聚集着找工作的人。
第二次修建的临时安置点。
历城区全福立交
桥下的零工市场曾于6月28日被取缔,务工者被疏导到距离原地500米远的新安置点,但两天后,因附近居民不同意将安置点设在小区附近,务工者重新回到立交桥下。历城区全福街道工作人员及时疏导人流,重新在立交桥的西南角整理出小片空地进行临时安置,确保整治效果。
●早5点至7点为招工高峰期
7月3日6:00,全福立交桥下西北角已人头攒动。58岁的马女士早上4点多从济阳孙耿镇出发,花5元钱与同伴一起坐私家车,6:00就到了全福立交桥下。身材娇小的马女士与其他人一起挨坐在路牙上,她告诉记者,自己是趁农闲期间出来打零工,由于没有专业技能只能做家政,可现在活儿很难找。她忽然看到一名招工的人,就跑了过去,回来后悻悻地说,“人家要抬玻璃的,可体力活儿咱干不了啊。其实,这里很多人4:30就过来了,早早等着,因为7:30之后工作就不好找了。”
对于有专业技能的李子良而言,在这里找份工作则显得较为容易。手执电焊面罩、单肩背工具包的他站在马路中间桥墩下的空地上,很是显眼,他表示一年中几乎每天都会有活干,日收入220元起。
7:00,街道城管开始对站在非机动车道上的务工者进行疏散,7:50左右,路边仅剩了几十名工人。
●零工市场存在20余年隐患不少
全福立交桥零工市场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因交通便利,处于贯通东西南北的枢纽地带,自然成了务工人员找工作的理想场所。为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场地的同时,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也带来一些问题。
“自发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不仅让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产生很多环境与交通问题。以前小吃摊很多,产生的垃圾随地丢弃,导致工人与保洁员产生肢体冲突。”据全福街道副主任范新雨介绍,“同时,一早来接送务工人员的车辆乱停乱放,扰乱交通秩序造成了交通堵塞。”
●为转移零工两设临时安置点
“想要解决零工市场问题,得‘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疏\’,我们选择设立新的安置点,进行人员转移;“堵”,在马路边缘安装栅栏,防止工人不安全逗留,同时将小吃摊取缔。”范新雨说。
6月28日一早,街道城管科联合区城管执法一中队、全福派出所、街道职能科室等部门出动百余人,劝导外来务工人员7:00后转移至全福立交桥东北角外来务工者服务中心,禁止桥下用工活动。
出乎意料的是,7月1日,服务中心旁翡翠清河小区居民以噪音扰民、秩序混乱为由,到服务中心运行现场进行阻挠。2日,务工人员又回到全福立交桥下。
2日当天,全福街办协调区园林局连夜在立交桥西北角附近的绿地空隙里整理出一片空间。记者在现场看到,铺好的水泥地面正在打平、晾干。“过两天我们会放上遮阳伞、椅子和饮用水,地方仅有600平方米,只能为工人提供临时停留的场所,长久的办法还需要多部门配合一起协商解决。”范新雨说。(文图/本报见习记者 贾向媛 记者 陈加宝)
新闻推荐
本报7月6日讯(记者刘慧通讯员许培柱)急诊科是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济阳县中医院急诊科于1996年成立,至今已有二...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