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兆龙 王西辉 刘春香
东港旅游有多热?有多火?
旅行社最知道,送上门的“财神”要陪着笑脸往外推,无论是星级宾馆还是民俗村,一床难求成为旅行社最大的“难题”。乔家墩子日最高峰接待游客15842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的观景房每天收入3000多元,刘家湾赶海园周末游客增幅达到91%……
2009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70万人次,同比增长17.6%;实现旅游总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35.3%;门票收入6470万元,同比增长35.4%。实现外汇收入1386万美元,同比增长18%。各项指标分别超全年总计划数的8.5、1.8、7.7、1.5、3.5个百分点。
高端谋划,做好经营旅游大文章
为迎接旅游旺季,东港按照内外兼秀的原则,全面打造东港旅游新形象。对内“提质增效、统筹整合、品牌创优、依法兴旅,创建全省十大旅游强区”,管理部门、民俗村、民俗户齐动员,全面提档升级;对外通过组团宣传、参与各种旅游推介会,全面提升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五箭连发”促营销,该区承办了山东省旅行社协会年会,抢占制高点。1月8日至10日,日照海滨森林公园、竹洞天、刘家湾赶海园三景区联合承办了山东省旅行社年会;3月表彰了为各景区送客最多的前10名旅行社,评选表彰了十佳旅行社,以及旅行社系统中先进个人,从3月初参加济南旅交会开始,东港区不断派出精干人员,前往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山西、陕西,以及郑州、合肥等中原地带进行推介、签协议。组织召开了刘家湾赶海园、竹洞天风景区、龙门崮风景区、西湖华仙子花卉园、桃花岛风情园五景区联合推介会。针对上海及长三角的市场空白,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上海旅行社考察东港,重点突破上海及长三角高端客源市场;邀请上海长宁区旅游协会49家旅行社(联合体)来考察,先后与上海由140家旅行社组成的“上海快乐旅游联合体”和由200家旅行社组成的“上海双百家组团社联合体”签下合作协议。刘家湾赶海园与上海快乐旅游联合体和好好假期旅游联合体签订了“申城万人日照赶海大行动”合作协议,业务在上海已经至少覆盖60%以上。
丰富节庆活动促销。以“魅力林海,休闲天堂”为主题的第五届林海风情旅游节,始于2009年7月1日,每天都在森林公园第一演艺场盛装上演。刘家湾赶海园管委会,坚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科学优化经营管理”的创新理念,充分融合“松林绿树、蓝天、碧海、金沙滩”等优势自然资源,极力打造“日照赶海”这一特色旅游项目,精心推出了一系列节庆促销活动,7月沙滩帐篷节,8月第二届渔民节,2009中国·日照赶海旅游节,竹洞天风景区推出独具少数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参加表演的少数民族艺术团由彝族、高山族、苗族、壮族等不同少数民族的歌舞演员组成;新开业的龙门崮推出一系列活动,深受游客欢迎。
聚力攻坚,强化旅游大项目建设
全区旅游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共10个,计划总投资8.64亿元,目前共累计投资1.05亿元。沙滩高尔夫球会馆目前正在积极招商;休闲渔业总投资300余万元,已于7月份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正在对该项目充分包装,增加游客参与性的娱乐项目及配套服务设施。金沙岛国际高尔夫练球场已与2008年7月份建成并对外营业,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强正规化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才华山休闲旅游俱乐部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建设完善了山地高尔夫练球场、发球台及民俗文化大院等配套服务设施,进行绿化美化工程。竹洞天二期提升工程计划总投资3900万元,规划已完成。龙门崮风景区在一期工程投入4000万元的基础上,完善了基础设施、硬化铺装道路15公里,完成了约占地20亩的大型停车场;配套工程:景区特色饭店、会客室、项目办公室均已完善,新增了漂流、滑索等娱乐项目。丁肇中祖居、东林子头农民画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东林子头农民画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农民画产品。雒园计划总投资5.9亿元,项目发展总体规划已通过评审论证。日照汤谷太阳文化园旅游风景区又称大东夷历史文化园,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开发建设了原始部落、太阳神庙、东方神龙、始祖像、补天台等10余处景观景点,修通了进出道路。
强化景区开发,竭力打造休闲度假目的地。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丰富了林海风情演出和动物表演;竹洞天风景区扩大了游客参与性强的少数民族歌舞演出阵容,节目异彩纷呈;刘家湾赶海园重点推出了民俗馆、海洋生物馆、海神庙、沙滩高尔夫、休闲渔业等文化浓厚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龙门崮风景区、驻龙山风景区于4月29日举行了开业庆典仪式。才华山休闲旅游俱乐部、西湖花仙子花卉园、文山茶博园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各民俗村也推出丰富多彩的“吃渔家饭、住渔家屋、享渔家乐”为主题的活动,以及赶海、垂钓、举办篝火晚会,海上浏览观光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全区旅游内涵,综合接待能力显著增强。
打造品牌,全面优化旅游大环境
民俗旅游是东港的著名旅游品牌,十年来,东港民俗旅游从无序到有序,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做渔家活、品渔家乐成为很多游客首选方式。目前,全区17个民俗旅游村、8万多张床位已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57%和60%,已从最初的区域市场成长为全国市场,从周末市场成长为全天候市场,从低端消费市场成长为高端消费市场,来自北京、上海、安徽、山西等外省游客和国外游客的比例比去年增长32%,自由客、回头客和自驾车游客的比例比去年提高70%。
东港推行“五统一”管理,区镇(街道)村三级分别成立了民俗旅游协会和民俗旅游接待中心,实行统一接待、统一价格、统一菜谱、统一结算、统一推介,积极引导民俗户规范经营,增收途径由追求数量向追求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提升。按照《“渔家乐”民俗旅游户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对民俗旅游户实行星级评定与管理,统一核发“民俗旅游接待户”标识牌。通过鼓励有条件的民俗旅游户进行双标间改造,逐步提升旅游接待档次和标准。2009年,全区共改造双标间3000余间,发展中高档宾馆酒店16家,游客的吃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评选“党员示范户”、“星级户”和“诚信大嫂”,推行党员干部“六带头”:带头遵章守法、带头缴费纳税、带头保护环境、带头改造提升、带头规范服务、带头致富帮贫,引导旅游业户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在积极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和海滨游乐项目的同时,大力加强民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建设了多处海水浴场,硬化道路20公里,改造供水管道、增容变压器、安装路灯、建设高标准停车场、兴建海滨主题公园等设施。民俗村集中的秦楼街道抽调近百名精干机关干部,下沉到各民俗旅游村和旅游景点,不分节假日和星期天,“出门在一线工作,进屋在工作一线”,实现了交通、卫生、消防、安全等工作的全天候无缝隙管理;
东港加强旅游执法力度,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惩处了乱搭乱建、招手拦客、私设摊点、“黑社”、“黑导”、“黑门市部”等违规行为,优化了全区旅游市场。强化了旅游培训。区旅游、公安、工商、卫生、消防等职能部门,联合对民俗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了旅游业务知识的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3000余人次,加强了民俗旅游正规化管理。
东港各民俗村和民俗户坚持内涵发展,丰富民俗旅游的内容,有机融合生态、文化、民俗等活力因子,大力发展赶海垂钓、织网捕鱼、篝火晚会、拉筰、拉大网等特色旅游项目和沙滩摩托、海上游艇等娱乐项目,实现了民俗旅游从“看海”到“玩海”的转变,在积极开发农民画、黑陶、剪纸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注重拉大拉伸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旅游超市、夜市等旅游购物市场,大力开发日照煎饼、日照海产品的小包装生产,2009年全区已接待国外游客10万多人次,同比增长40%;全区客源覆盖了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随着苏南、上海、杭州及北京、西安等城市游客显著增多,较好带动了全区高中端市场。
新闻推荐
本报济南1月28日讯(记者 王均薇 李青)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周惠平在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要认真领会好报告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把全市人大...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