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韩伟 陈然 杨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南湖镇科学定位,充分利用城郊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打造“三优”品牌农业,接受城市工业辐射,融入蓝色经济,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
严冬,南湖镇田野并不寂寞。62个适宜发展茶叶的村,100多台挖掘机,在耕耘着6000多亩新茶园,在原有4000多亩茶园的基础上,该镇新发展茶园6340亩,茶园总面积超过1万亩,成为全市最大的生态绿茶生产基地之一。
绿色,已成为南湖镇的一张“名片”。
绿茶,是该镇打造绿色经济的“重头戏”。
每到夜晚,日照湖区域生态茶园中华灯闪烁,如梦似幻。这些灯光不仅装点了茶园夜色,还可捕杀绿叶蝉等昆虫。这是该镇安装的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不用农药即可防虫治虫,实现茶叶的无公害生产。
南湖茶园,全部使用有机肥,采取物理除虫和生物除虫,提升茶叶绿色内质。其中北叶青茶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认证,通过国家环保部OFDC有机产品认证,太极茶成为山东省有机茶生产基地。全镇拥有山东省著名商标 2个,大型茶叶生产厂家8家,在北京、济南等全国各大城市开设的绿茶专卖店超过55家,农民每亩茶园可实现净利润6000元以上。
该镇投资35万元,对北叶青区域进行高端规划,将该区域打造成集休闲度假、茶田观光、茶文化体验、茶艺科普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重点规划四大绿茶生产基地:马陵流域基地、日照湖绿茶基地、上下湖绿茶基地(会稽山、河山西麓)、大山—北湖流域绿茶基地。以四大基地为依托,形成观光茶园经济圈,然后打造一条茶叶特色观光旅游线路,实现一产向三产过渡。
蓝色,让该镇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因焚烧秸秆产生的“狼烟”,在南湖已成过去。该镇龙汇农牧项目收购秸秆,年需求量10万吨,消化周边4万多亩农作物的秸秆,通过生物发酵用秸秆制作优质饲料,全部出口日本、韩国,年销售额1200万元,农户通过出售秸秆每亩地可增加收入100多元。该镇申泰奶牛专业合作社产生的牛粪,又被北叶青茶场、双圆肥业等公司抢购,作为生产有机肥的重要原料。
发展循环经济,服务城市发展,实施绿色招商,成为该镇融入蓝色经济的重要举措。
该镇放大城郊优势,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大项目承载能力,打造市区大工业转移重要基地,投资1100万元的“南竹”路建成通车,投资1147万元的马陵水库集中供水项目完成基础工程。东升地毯、双星休闲服饰、宁和包装、瑞琪食品等一大批优势企业纷至沓来,延长了市区大工业蓝色产业链。
一批过亿元的绿色项目开始在南湖“安家”。总投资1.8亿元的南湖旅游文化城项目,经营全国各地的名贵石种、杭州西冷印社的字画、北京荣宝斋的书画、陕西户县的农民画以及少数民族和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工艺品,预计年可接待游客30万人次,年营业额8000万元。该项目的建成将使竹洞天的竹文化、日照湖的茶文化、宅科梨园的梨文化、龙门崮风景区形成一条城郊旅游黄金路线。
截至去年三季度,该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2亿元,分别同期增长23%、21%。农民人均纯收入5853元,占年度计划的82%,新一轮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新闻推荐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9〕36号文件 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9〕127号)
综合运用各项扶持政策,突出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明确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扶持发展重点。全省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提升制造业、壮大服务业、振兴信息业、繁荣文化产业、加...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