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增
今年是多友鞋业成功改制十周年。向前追溯,自1977年1月莱芜县制鞋厂从莱芜县被服鞋帽厂分立出来,到莱芜市皮鞋厂,再到多友鞋业公司,我们在几经沉浮中不断发展壮大,已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
上世纪90年代,曾有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一个标志是,1994年,我们兼并了当时拥有600多人的市服装总厂,一时传为佳话。但90年代后期,受南方制鞋业的冲击,我们同省内所有皮鞋厂家一样转入低谷。面对危局,我们在关键时刻顺势应变,在2000年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创立了多友鞋业有限公司,掀开了企业发展新的一页。
改制初期,困难是巨大的。市场萎靡,销售下滑,人心浮动。但我们坚信,没有打不开的市场,只有放不开的思想,只要机制活了,观念转变了,企业就一定能重振雄风。为此,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结构,大举撤并部门,将非生产人员向一线倾斜,摆脱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二是调活机制,打破干部任用旧模式,推行竞争上岗。2001年初,采用竞争答辩的方式从销售业务员中选用负责人,进而推广到车间主任、门市部负责人的选拔;三是规范运作,按照公司制要求,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管理模式和考核体系。企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改制后,很多员工不适应,对此,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引导员工转变观念,展望前景,以适应形势,安心工作。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工资和福利,把发展成果体现到员工生活的改善上,让他们一心一意在企业工作,圆圆满满从企业退休。总之,我们就是要亲情化管理,创造一个充满关怀、宽松发展的环境,让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同我们的氛围和企业文化。
品牌是核心竞争力。人们都说,多友皮鞋的最大特点是“穿不烂”,这是对多友皮鞋质量的最好褒奖。多友品牌的树立,关键就在于产品质量。在设计理念上,我们讲究“自然、舒适、耐穿”,全部使用真材实料,一律真皮,而且货真价实。论用料、做工,多友鞋拿到大商场超市去,与七八百、上千价位的知名品牌不相上下。注重产品研发,款式努力出新。一是自主设计,二是聘请温州等地资深技师开发,在多友和安娜贝尔两大品牌旗下,形成了四大系列、五百多个花色品种的产品结构体系,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市场是企业生命线。渠道是王道。如今品牌林立,竞争相当激烈,只有占领市场,才能将优质变为优势。像南方一家拥有十几个品牌的鞋业集团,光在莱芜银座一楼就有五个柜台,经营着五个品牌。这类资本实力雄厚的外来品牌在莱芜有很多,对我们本地品牌的挤压是残酷的。目前我们无法与这些大品牌正面交锋。在应对上,一是低价策略,让利于本土。二是搭建自己的销售网络,变原来的代销制为专卖店制,在市区、全市所有乡镇及主要街道开起了近60家专卖店,对所有专卖店统一形象、货架和标识,形成鲜明的品牌识别。三是以本市为根据地,稳扎稳打,努力向市外开疆拓土。在淄博、济南、泰安、潍坊等地尽力发展总代理,截至去年底,新发展专卖店、连锁店、总代理近200家。下一步,我们将向省外市场延伸。
通过管理、产品和营销三大创新,历经十年精心锻造,“多友”已名扬齐鲁大地。企业连年被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多友皮鞋也先后荣获“山东市场最佳产品销售奖”、“山东轻工名牌”、“山东名牌”等称号。
(作者系莱芜多友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闻推荐
12月3日,在济南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一位求职者在查看招工信息。当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济南市残联举办“残...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