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三
《浮生六记》是我收藏版本较多的一本书,大都购自1980年后。该书是一部自传体散文作品,作者沈复,字三白,苏州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青年时做过幕僚,后易儒为商,因生活困顿,当时又无文名,《浮生六记》写成后数十年也没有得到刊印。
关于《浮生六记》的发现和流传,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晚清双记》“前言”中这样记载:“光绪三年(1877),独悟庵居士杨引传在苏州护龙街旧书肆上发现它时,还是一本手稿,五、六两记也遗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五卷《中山记历》、第六卷《养生记道》一般认为是后人的仿作。杨引传将这份手稿收入自己的《独悟庵丛钞》,这是残本《浮生六记》的首次出版。后来又在东吴大学《雁来红丛刊》发表,才使这部书流传开来。”1924年,林语堂将其译成英文向外国推介,后又有法、德、俄、日等文版。据统计,《浮生六记》的各类版本有160多种,印刷数量仅新中国成立后即达150多万册。
《浮生六记》主要描述了作者夫妇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全书分六卷,每一卷记一事,故称六记,其顺序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首次刊出六卷”足本”的是朱剑芒编1936年出版的《美化文学名著丛刊》,后因有材料证明五六两卷系伪托之作,故多年来《浮生六记》空有六记的名,实际只剩四记。该书之所以广受读者欢迎,被大量地刊印,一是我国古代文学顾忌封建礼法,不敢多言夫妇间的爱情故事,而《浮生六记》属于写正式夫妇闺房题材的开创之作,影响自然大;二是如俞平伯1923年“重印《浮生六记》序”中所说,“此《记》所录所载,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着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异,异在韶秀以外竟似无物。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即该书文字特别亲切、生动、淡雅。
沈复游幕作贾30多年,到过云贵边区以外的许多地方,也来过济南市。他在《浮生六记》第四卷《浪游记快》里写道:“山东济南府城内,西有大明湖,其中有历下亭、水香亭诸胜。夏月,柳阴浓处,菡萏香来,载酒泛舟,极有幽趣。余冬日往视,但见衰柳寒烟,一水茫茫而已。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泉分三眼,从地底怒涌突起,势如腾沸。凡泉皆从上而下,此独从下而上,亦一奇也。池上有楼,供吕祖像,游者多于此品茶焉。”这段文字不长,但内涵丰富,别开生面,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的济南游记。
近日,我又买到彭令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浮生六记》,书中增加了新发现的《浮生六记》第五卷《海国记》(《中山记历》的初稿本)佚文,该佚文录自清钱泳的手抄本《记事珠》,题名为《册封琉球国记略》。更难得的是,新发现的《浮生六记》佚文有关于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记述,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新闻推荐
泉州商会为特教中心送温暖向残疾学生捐赠衣服鞋子,并捐款10万
时报1月17日讯 当济南创下入冬最低气温的新纪录时,1月15日,济南泉州商会来到济南特教中心,向残疾学生捐赠了500套运动服、500双运动鞋,温暖了泉城残疾学生的心。据济南泉州商会首席常务副会长陈...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