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上楼”后的生活啥样子?“上楼”后的村民啥想法?唐官居民:带着泥土味学做城里人

来源:济南时报 2012-02-28 15:26   https://www.yybnet.net/

一年后将要入住高楼的唐冶北村村民房道兰每天上午都会到田里走上一圈,在她的身后,正在建设的居民楼每天都在“长高”。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谢永亮 摄□本报记者 张传笙 实习生 于蓉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村民对全新生活方式的憧憬与期望也越来越强烈。“咱们上了楼,会过啥样的日子,跟现在过的会有啥不一样?”此前记者在市中兴隆片区采访时,一些村民曾充满兴趣地询问。

历城区唐官小区的住户或许可略作解答。早在2007年12月,原历城区港沟镇大官、小官、东邢、西邢4个村就已完成整合,4个村5133人搬入唐冶新区四村整合安置中心――― 唐官小区,开始了新的城市生活。如今4年过去了,村民们“上楼”之后,日子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近日,记者来到了历城区唐冶新区唐官小区。

唐官小区的身后

唐冶新区正在“大跨步”

在2012年历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历城区区长吴承丙多次提到“唐冶”两字。历城东部,唐冶新区发展的步伐正悄然加速,按照“一心三轴、两带多团”的战略性规划,它将成为省城东部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济南市“大经十路”发展带的新亮点。

根据历城政府网上的资料,唐冶新区规划设计为“一心三轴、两带多团”。“一心”是指唐冶新区行政中心;“三轴”分别是世纪大道城市功能发展轴、飞跃大道东部城区产业发展轴和唐冶大道山水景观轴;“两带”是指沿刘公河和土河所形成的两条滨河景观带;“多团”是指构成片区的多个城市功能组团。按照规划,唐冶新区将建设“6纵11横1环线”18条道路,改造辖区内的土河和刘公河;对11个行政村实施村庄整合,建设行政、商务、文化、体育及居民建设安置中心21个街坊;同时启动污水处理厂和10平方公里的围子山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

记者了解到,唐官小区其实只是唐冶新区宏大发展计划实现的一部分。现在,作为唐冶新区发展的重点工程,与唐官小区仅隔了几条路的唐冶七村整合项目正在施工中,共涉及约2940户、1万人口。七村整合后,将为唐冶新区置换出1850亩的建设用地,大大保障了新区的建设土地需求。

入户三分泥 进门一鞋土

这样的生活要变了

“一年后,我们可能也就成‘城里人\’了!”唐冶北村的房道兰对记者说。每天上午,她都会带着锄头和耙子到田里走上一圈,四十多年的乡间生活已成了习惯。但手头活不忙时,她总会看几眼西侧在建的高楼――― 唐冶七村整合项目。这个项目占地约390亩,总投资约22亿元。建成后,包括程庄、彭庄、合二、西枣园、唐南、唐西、唐北7个村的约2940户、1万农民。因项目位于唐冶街道办事处程庄村旧址,附近村民都习惯称之为“程庄小区”。

房道兰很好奇“上楼”后的生活,而与这里仅隔几条路的唐官小区住户赵在仑却经常想起田里的生活。虽然已在小区生活4年,但每到闲时,他总会顺着马路走到附近村庄的田间地头。他说,在这里可以产生很多对过去的回忆,泥土的气息是他这辈子最喜欢的味道。

在田地里,赵在仑鞋上沾满了泥土。他说,看到脏了的鞋子和裤脚,就很容易想起从前。“从田里到乡村小路,走上一趟,再白的鞋子也弄脏了。”不过他同时也告诉记者,现在回到家里,他第一件事就是用毛巾掸掸身上的灰和泥。

高楼林立 坐唠家常

这样的生活挺好的

18日中午,记者来到历城唐冶新区龙凤山路,在周围高楼繁忙的施工中,一片蓝色的多层住宅格外宁静。“这就是唐官小区,一共60栋居民楼。”路边一环卫工告诉记者,他仍记得2008年村民搬迁时的场景:村民拿着大大的“金钥匙”,挨家挨户去串门,整个小区好几个星期都热闹非凡。

在唐官小区四周,记者看到了火炬东第、恒大名都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附近一村民告诉记者,唐冶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村庄整合后,很多房地产项目相继投资建设。“等这些楼盘的居民都入住后,这里肯定会更热闹。”

随后,记者来到唐官小区5号楼前,赵在仑刚从田间回来,搬着马扎坐在太阳下,和大家唠起家常。旁边,两位老人在小桌上刚摆开棋盘,就吸引了七八个人围观。谈起“上楼”后的生活转变,住在5号楼4层的赵大妈说:“那可是适应了好一阵。”她表示,“上楼”后家里以前的农具都没处放,“扔了吧,家里还有两三分地;不扔吧,又太碍事。”旁边一村民笑着说:“这算什么事,再过几年,这边全建设起来,地没了,咱们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市民了。”

“别提了!刚住进小区时,有些人不会用抽水马桶,将废纸、塑料袋全都扔进了马桶里,还埋怨下水道怎么天天堵呢。”“听说有户人家把鸡鸭都带着‘上楼\’了,一到凌晨5点多,公鸡准时打鸣。”大家谈起刚“上楼”时闹出的笑话,现在依然是乐得合不上嘴。

赵在仑告诉记者,虽然大家不时谈论起以前的生活,但说实在话,谁也不想再回到过去住平房的日子。

从历城政府对唐冶新区的发展规划上看,这里规划的是行政办公区、文化创业区以及高端商务区,都是历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这里发展快,我们肯定高兴、支持。”赵在仑说。

城市在发展 居民有期盼

相信明天会更好

环境篇

走在小区的水泥路上,即便是雨雪天气,赵在仑称也不再担心会踩到一鞋的泥。现在住的屋子要比以前住的平房干净多了,桌上也不会落一层灰尘,更不会像以前那样捂着鼻子上厕所了。“居民自己家的环境都比以前提高很多,但公共环境的维护上,还需要共同努力。”他说,小区规划了道路,修建了草坪,装上了健身器材,但需要居民和管理部门共同维护。

在小区内,记者看到草坪上散落着塑料袋、竹签、烟头等杂物,不远处的7号楼前,垃圾更是堆了半米多高。路边,工程车、大客车、拖拉机、渣土车等停放一旁,占据了小区内的大半道路。

随后,记者联系到唐冶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准备在原北官村的旧址上,建设一处农贸市场和停车场,以解决唐官小区内小商贩、小摊点的占道经营和工程车、大客车、压路机、拖拉机等大型车辆的随意停放问题。

此外,针对唐官小区的卫生、安全等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唐冶街道制定了唐官小区综合整治方案,前期联合了城市管理、宣传科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唐官小区存在的乱搭乱建等现象进行了整治。

保障篇

唐冶街道工作人员表示,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一直是该办事处工作的重点,自实行新农保政策以来,该小区4000多名失地农民中共有1300多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中500多人参加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为了解决村民失去土地之后的就业问题,办事处定期组织村民举办就业培训,主要对村民进行美容师、幼师、中医学员等新型行业的岗前培训,还联合多家企业举办了专门面向农民的“春风行动”等就业招聘会,解决就业问题。去年一年就举办了5场就业培训,主要解决了8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交通篇

小区目前住户有六七千人,道路也很通畅,就是没有公交车通过。

关于小区何时能通公交车的问题,唐冶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早在 2011年4月份,唐冶新区管委会、唐冶街道就在与市公交公司起草合作协议,就建设公交枢纽和临时站牌的事宜进行协商,计划先解决新区内临时通公交工作,然后再对公交枢纽进行策划和设计工作。目前,唐冶新区管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正积极与相关市政单位磋商,争取尽快通公交。

【专家解读】

“上楼”只是城市化的开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小院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农民纷纷“上楼”。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农村的城市化就已经实现了呢?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农民“上楼”及土地城市化只是城市化进程的开始,后期还有职业的城市化、生活城市化和人格城市化,政府在农民“上楼”前就需要考虑并解决由此产生的“一揽子”工程。

他说,农民“上楼”,应该让幸福感也跟着“上楼”。一座让居民感觉幸福的城市,绝不能只有高楼。优良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人人享有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都是城市化不可或缺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从城市化进程中得到实惠。”王忠武称,现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建设遥遥领先,而社会保障、交通、农民的生活习惯都要远远滞后。大多数农民并不反对征地,而是担心丧失土地后各种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他说,一般来讲,让农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上楼”,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渡期。

新闻推荐

网友微博热议“地铁路过谁家门口”―――盼早日坐上咱济南的地铁

时报2月27日讯 (记者高鲁健)日渐突出的交通拥堵让不少济南人把目光转向轨道交通。近日,济南市轨道办和市规划局传来消息:《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通过专家的评审论证,目前正在等待相关部门的批...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上楼”后的生活啥样子?“上楼”后的村民啥想法?唐官居民:带着泥土味学做城里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