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花园小区三区一号楼前本来供市民活动游戏的场所停放了许多车辆记者刘敏摄□本报记者 孙镇镇 实习生 刘杰
住在花园小区的老李,饭后喜欢到楼下小公园逛逛,遛遛鸟,压压腿。但不知何时这个小公园变成了附近居民的停车场,这让老李不高兴了。“好好的居民休闲活动场所停满了车,小区这么多老人连个活动的地方都没有了,多次向相关部分反映,可还是这样。”
休闲场所变成“停车场”
27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花园小区,这是一个开放式小区,两楼之间的道路宽3米左右。在居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三区和四区之间的小公园,这个小公园面积不到300平方米,东侧有一个乒乓球台和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设备有些简陋。西侧停放着6辆家庭轿车。
正在打乒乓球的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小公园里很热闹,附近居民都愿意过来锻炼。他和老伴也每天在小公园散散步、打打球。年后,小公园里停放了越来越多的车辆,看着锻炼场所被一点一点“蚕食”,几位老邻居合力搬了几个水泥墩子,把乒乓球台附近给围了起来,但是其他地方还是停着车辆。
车主杨女士解释:“年前都把车辆停在小区外面的公交车站牌附近,后来那边拆迁,建筑垃圾把地方占了,小区没有停车场,只好把车停到小公园。”
居委会:我们也很无奈
记者联系到历城区洪家楼街道花园中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很无奈。花园小区是开放式老小区,有30多栋楼,当年规划小区时没有配建车位,随着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小区私家车越来越多,加上小区道路狭窄,也难以规划出停车场,因此他们也很无奈。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停车问题,居委会曾多次出面调解,但屡禁不止。去年曾动员各楼长对停车居民进行劝阻,还发过禁停通知书,但效果不理想。此外他们也想过在周边设置隔离墩,但这需要上级部门同意。“我们没有执法权,车辆停在广场上我们只能对车主进行劝阻。居委会事情也蛮多的,不能光在那儿守着,我们只能呼吁车主自律,不要占用大家的休闲广场。”该负责人说。
交警:如居委会需要可进行指导
记者联系洪家楼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这件事情他们也很头疼,居民下班后没地方停车,而街道办也没有车辆执法权。“交警也不能进小区处罚,我们和居委会协商,看能不能让车辆有序地停在小公园一侧,不要在健身器材附近停车。”
记者联系历城区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花园小区是开放式小区,小区里面发生交通事故的话,交警可以到现场处理,但对于停车问题不好管理,因为它不属于城市主干道。对于老小区出现的停车问题,该负责人说,也可以考虑实行“交通微循环”解决问题,如果社区需要,交警可以上门指导。“这种情况一般应由街道办等单位牵头,我们协助社区划线、设置交通标志等,后期管理一般都是属地化管理。”
【相关链接】
何谓“交通微循环”
停车难题让车主头疼,城区的开放式小区尤为如此。历下区甸柳小区是目前济南市最大的开放式小区,单位过于集中、停车泊位设计不合理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小区的拥堵情况。
2011年,甸柳小区进行交通微循环改造,有效地缓解了停车难。“交通微循环”是指在干道网络以外的窄巷、小街以及便道等道路,通过疏通微循环网络,达到对干道网络分流的目的。
新闻推荐
作者:)时报2月27日讯 27日下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杨鲁豫与出席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部分委员一起,就工业经济发展进行专题讨论。杨鲁豫说,济南应该把工业经济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加强工业发展...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