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去超市或商场买东西的时候,既不需要带零钱,也不用带银行卡,只要掏出手机在POS机前面一晃,就能把账结了。这样的生活不是梦,而是移动支付的一个缩影。随着移动支付市场潜力的开发,国内众多银行纷纷推出移动支付产品,目前受限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标准没有完全统一,移动支付手段没有大面积推广,但是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不远的将来,移动支付将成为主流支付方式。记者冯云云
本刊见习记者张璐A
手机变身电子钱包
你可能没有亲自使用过移动支付,但你一定听说过它,近几年来移动支付正在慢慢走近大众的生活。市场研究机构易观智库此前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趋势预测2011—2014》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742亿元,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87亿个,与2010年相比增长26.4%。普遍的看法认为,移动支付正在成为大势所趋。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德勤在《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报告中表示,2015年移动支付将成为中国主流的支付手段。
那么,究竟什么是移动支付呢?记者从工业南路一家国有银行了解到,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目前所说的手机支付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手机远程支付和手机近场支付。“手机远程支付又不尽相同,其中以通过手机上网支付为主要手段。即通过手机打开支付链接并按照要求输入卡号等信息,即可完成支付。”该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到。“近场支付,就是用手机刷卡的方式消费,客户只需要将手机轻轻接触一下非接终端,就可以在商场、超市等渠道完成消费,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比如网银、手机银行等进行支付水电费等。”昨天,省城一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以山东市场而言,目前远程支付的发展相对成熟,如利用手机转账充值、缴纳水电煤费用、预订酒店和机票、网上购物等。相比之下,近场支付的发展相对缓慢,然而,对大部分用户而言,近场支付显然更富有遐想空间,一旦近场支付发展成熟,消费者出门就不需要带现金、银行卡,只需带一部手机,就相当于随身携带一个电子钱包。
B银行借道移动支付潜力巨大的移动支付市场,无疑会吸引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行等机构入局,尤其是在线下支付有相当优势的银行机构,更是纷纷行动起来,发力移动支付。
事实上,国内部分银行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试水移动支付。2009年,工行推出移动支付信用卡,持卡人可将手机号码与联名卡账户绑定,开通移动支付功能业务后,就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购物、缴费等交易。
不过银行发力近场支付,则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2011年6月,华夏银行与银联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部分地区开展银联手机支付业务合作,据了解,首批开通该服务的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在手机上的客户端进行在线购物、公共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等远程支付,还能实现非接触式快速支付。
2011年9月份,建行与中国银联联合推出移动支付业务,目前在北京、宁波、青岛等分行试点开通,据了解,该行发布的移动支付产品,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插入手机SD卡插槽的银行卡,用户可以把手机同时当成银行卡使用,并且可以通过手机上安装的软件,将银行卡账户内的钱转移到手机钱包账户中。而用于非接触刷卡时,另一块芯片则被附着在手机内部,和公交一卡通一样使用,刷走的是手机钱包账户里的钱。
同样在2011年,浦发银行联合中国移动推出三账户合一的联名卡,可以实现手机现场支付。业内人士表示,各家银行之所以热衷于推出移动支付产品,是看重移动支付能够衍生出信用消费等服务。
C移动支付普及尚需时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手机近场支付由于对手机功能以及受理商家有一定硬件要求,只能在全国少数城市试点运行,记者同时通过几家股份制银行了解到,手机近场支付功能目前部分城市还处于试点阶段。
省城某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说道,“目前近场支付的业务申请并不困难,但需要具体看银行在济南的手机支付业务的进展情况。假如单纯的拥有近场支付业务,但商家或者受理方并没有升级POS终端,也无法进行近场支付。”
记者调查省城市场了解到,尽管近几年来各家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运营商都在推动移动支付,但是很多场所和商家并不能接受移动支付。
除了设备受限,移动支付发展的另一瓶颈在于标准不统一,此前国内移动支付行业执行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的两套标准,很多应用都无法兑现,而近日有消息称,纷争了三年之久的移动支付标准,以中国银联的胜出宣告落幕,标准统一后,移动支付或将真正应用到公交、影院等多个领域。
新闻推荐
我姓郑,是济南历城人。一年前孙子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从此每天注射三次胰岛素治疗。一家人又心疼又后怕,孩子才10岁,以后该怎么办呢?正在全...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