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芦金亮)
编者按
当前,随着“三农”工作的推进,供销社事业面临新的工作内容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四化同步”,扩大内需、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服务业等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具体部署。市委一号文件也就加快建立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作出了安排,其中提出要鼓励供销社等开展农产品流通服务;支持供销社等部门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配送企业在社区建立直销店,开展连锁配送,大力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对接等各类直销模式,这不仅为供销社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也为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这样的形势,供销社该如何把握?怎样做才能乘势而为,加快发展?近日,市供销社召开全市供销社系统工作会议,对今后全市供销工作进行了部署。
2013年,全市供销社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加快发展、合作共赢、服务城乡、满意供销”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社属企业改革发展,不断提升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全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利税1.01亿元;完成项目投资9000万元,新建、改造各类经营设施5.3万平方米。
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发挥优势、重点突破、打造亮点
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供销社具有农资、日用品经营网络比较健全和基层组织体系比较完整的优势,要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到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去,按照“发挥优势、重点突破、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在发展农民合作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新型社区建到哪里,供销社的服务就要跟到哪里。供销社是具备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的综合载体,在村居调整的新型社区,供销社努力搭建为新型社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平台,在做好农资、日用品经营服务的同时,承接公益性项目,开辟文化、科技、社保、养老、托幼等服务项目,打造“商务、村务、政务”一体化服务中心,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断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同时,按照扎实稳妥的原则,依托基层社和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服务,搭建为农服务的融资平台,解决农民生产、生活资金困难。2013年,市供销社计划新建、改造这样的社区服务中心12处,提升发展资金互助社8个,提供各类担保资金3500万元,力争在增强服务功能、增加公益性服务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党建带社建,支部一加三,积极探索供销社发展新模式。以党建带动基层社建设,探索“支部+供销超市”、“支部+生产服务队”、“支部+专业合作社”的一加三发展模式,通过“供销超市”解决农村群众购物难、价格高、质量差的问题,通过生产服务队,开展大田作物托管服务,解决当前农村“有地无人种,有人无地种”以及种地不经济、不科学的问题,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搭建农村流通网络综合服务平台
【关键词】搭建平台、综合发展、构建体系
农村流通是国民经济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还是扩大内需、启动消费,都迫切需要形成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供销社植根农村、贴近农民、熟悉市场、沟通城乡,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主力军。2013年,市供销社将围绕市政府“加快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发挥优势、重点突破、打造亮点,逐步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合、遍布乡村、城乡一体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计划投资6400万元,实施10个农村流通重点项目建设,新建、改造各类经营设施3.2万平方米,进一步增强供销社服务功能,打造供销社品牌。
放心农资无假货,庄稼医院来护航。做好农资供应的保障工作,组织农资商品储备,稳定供货渠道和市场价格,加快区域农资配送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农资联采直供直销,发展品牌连锁农资放心店,建设农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资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开办“庄稼医院”,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农机推广、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监测,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全年完成新建、改造农资配送中心3处,总数达到10处,农资便民店100处,经营网点总数达到1513处,全年销售化肥96万吨,增长6%。
将超市开进村,放心购物在身边。推进日用品连锁经营服务,发挥供销社农村流通职能,发展县域配送中心,提升日用品网络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连锁经营体系,让“供销超市”服务品牌深入农民心中。今年计划新建、改造日用品配送中心5处,大中型超市20处,便民店100处。年末共建成日用品配送中心14处,大中型超市56处,日用品经营网点1711处,日用品经营服务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村级覆盖率达到40%以上,加盟店商品配送率达到50%以上。
关注城里人的“菜篮子”,不忘农民的“菜园子”。加快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农产品加工、分级、储藏、配送等设施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提升“供销社品牌”知名度。加强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积极推广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衔接方式,发展农产品展销中心和直营店,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走出去”的问题。全年计划新建、改造农产品交易中心2处,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个,改造、扶持农产品基地18个,年末累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1个,组建农产品龙头企业4个,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48个,约5万亩,并于年内组织一次“农超、农企、农校”对接洽谈会。
提升社有企业规模实力和发展质量
【关键词】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做强主业
社有企业是供销社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支柱,是供销社提升经济实力和社会形象的载体,是供销社经济属性的灵魂。新的一年,市供销社将按照“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做强主业”的工作思路,拓展新兴业务,大力培育、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推进联合与合作,不断提升社有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发展质量。
做强主导业务,成为供销社发展的“引擎”。坚持项目带动,培育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社有企业,带动供销社全系统发展。巩固农资、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发展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提升网络运营水平,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城乡居民作出新贡献;整合系统资源,加快社有资产优化集中,推进茶叶市场、英雄山文化市场集团化经营,提升社有企业发展的质量、规模和效益,以“规模更大、规格更高、形式更新、影响更广”为目标,办好中国济南第七届国际茶博览会。
加大投资力度,企业发展迸发活力。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为社有企业发展注入活力,重点发展带动力强,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项目。2013年,社有企业将完成8个重点项目建设,新建、改造各类经营服务设施2.1万平方米,完善两大批发市场、姚家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市农资配送中心等建设项目;发挥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搞好螺旋藻新产品的研发,实现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提升市场竞争力;完善“洛口醋”恢复生产后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研发配套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洛口醋”的品牌影响力。
推进联合合作,合作共赢求发展。充分发挥供销社的系统优势和组织优势,加快推进系统内外的联合合作,不断壮大社有企业经济实力。通过资本联合、兼并重组、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本的扩张,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网络覆盖面广、品牌知名度高的连锁配送龙头企业,打造供销社的品牌化、规模化、合作化新优势。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整合系统资源,拓展供销社服务职能,不断壮大供销社的整体实力。(本报通讯员兰青松 怀俊记者 芦金亮)
新闻推荐
作者:崔健摄)昨日,市民在济南某超市内选购炒豆。今天(13日)是农历二月初二,在我国北方家家户户有“二月二,吃豆豆”的习俗。随着“二月二”的到来,该超市专门开辟了炒豆产品专区,黄豆、花生、青豆...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