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福宝)
从兴盛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11月16日,深圳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首发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最近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业规模保持年均增长15%以上。特别2013年以来,在整体经济低迷的状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呈逆势上扬态势。
11月1日,山东省碳晶电暖产业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山东得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省委党校碳晶采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的专家们认为,作为新兴产业的碳晶电暖,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山东得象为龙头的一批企业,会成为山东省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如果以得象这家碳晶企业的“济南样本”来透视新兴产业,那么,它的兴盛则“兴在超前”。
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8月15日,国家电网启动了“绿色电能 服务万家——— 国家电网蓝天行动”电能替代工程,提出要不断提高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推进社会节能减排,破解城市雾霾难题。9月12日,山东省全面启动“彩虹蓝天”电能替代工程,提出通过推广热泵、电采暖等措施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减少空气污染排放。
在省委党校碳晶采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科社部博士戚桂锋看来,“作为一种以电为能源,通过远红外线辐射传热的新型供暖方式,碳晶电暖具有安全、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特别适合作为电能替代工程的优选产品。”
除节能减排外,碳晶采暖还能满足更多的需求。今年年初,由于南方极寒天气的频频出现,南方地区的供暖问题再一次被提及。在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教授解士杰看来,无论是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能源利用率方面考虑,碳晶电暖都比较适合解决南方供暖问题。
成为分散采暖新的选择
解士杰表示,“以碳晶电热板为代表的碳晶低温辐射采暖系统,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一个分散采暖的新选择。”目前,我国供暖方式有集中供暖和分散采暖两种方式。但是,集中供暖并不能满足全社会的需要,未能实现集中供热地区需燃煤取暖或采用电暖气、空调、燃气壁挂炉等设备取暖,其弊端是能源耗费大,浪费资源。而在新能源分散式供暖方面,目前的太阳能采暖、地源热泵采暖等,还存在着造价高,使用成本高,存在运行不稳定等缺陷。
就目前几种取暖方式来看,碳晶电暖有着明显的扬长避短的优势。省委党校碳晶采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以济南市王官庄小区为例做了对比,以建筑面积70平方米,室温保持在18—20摄氏度,取暖时间24小时,采暖期为4个月计算,从每户“初装成本”、“采暖期费用”两项作对比,集中供暖、空调取暖和碳晶电暖分别为18060元、1783元,9000元、3702元,5532元、1742元,碳晶电暖优势明显。
目前,我国生产碳晶供暖产品的企业已有几千家,但形成气候的少之又少。得象成为行业龙头,其原因在于“技术和品牌上的优势”。据了解,得象碳晶产品已获得了7项国家专利。 (本报记者 周福宝)
新闻推荐
王 彬一个“民”字,寥寥几笔,写起来并不难,写好却不容易。当前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人觉得,民生工作千头万绪,不好干;有的人却认为,民生工作虽...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