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名大学生涌入山东大学体育馆,在近500家用人单位中寻求属于自己的饭碗。 记者黄中明 摄□本刊记者 朱士娟 实习生 张弛 王永旋
2003年,中国大学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就业了。从那年起,“大学生就业难”变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201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达到734万人,比2003年的212万人翻了近两番。在经济放缓、社会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然让人揪心。而在当下,很多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正在遭遇各种“求职坎”,他们或是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中苦苦求职,或是遭遇性别歧视而无奈舍弃……不过,路再难,多数年轻人仍在坚持。
不在招聘现场,就在招聘路上
姓名:小吴性别:男学历:辽宁大学2014届经济学硕士困境:“蜗居”济南俩月难求一职
在洪家楼附近一间不大的出租屋内,大学生小吴和另外五六个学生挤住在一起,他们是一群来自外地的大学生求职者,一天中的多数时间,他们都在四处“赶场”,不是在招聘会现场,就是在赶往应聘的路上。“我已经被一场又一场没有回复的应聘打击得都麻木了。”小吴说,自己是辽宁大学2014届经济学硕士生,今年9月,他和另外十几名同校学生从沈阳坐上了开往济南的火车,只为寻找一个心仪的“饭碗”,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初涉职场的那股兴奋劲不仅没了,他投出去的简历也基本都石沉大海。
黑西装、白衬衫、黑皮鞋,近日,记者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一个企业宣讲会现场再次见到小吴,他穿着自己仅有的那身求职正装,坐在最后一排,手里捧着一本《全国银行招聘考试专用教材》,认真读着,时不时会看看时间。“我在隔壁应聘,6点半才开始,我在这里先等会。”说完,小吴腼腆地笑了笑,告诉记者,因为自己的专业是经济学,所以期望到银行工作,但应聘过程中屡遭碰壁,“银行竞争很激烈,前几天一个银行组织面试,在山东只招200人,但去面试的人就有6000多。”
小吴表示,如果这次应聘不成功,自己还要在济南继续待下去,直到找到工作为止。来济南的这俩月,小吴已经花去五六千元,日常生活主要靠此前实习时赚的钱支撑,虽然老家是在泰安,但为更快找到工作,他很难抽出时间回趟家。
名校“女汉子”后悔读工科
姓名:小夏性别:女学历:山东大学2014届机械专业本科困境:投简历遭遇“男士优先”
在一个招聘会现场,不少机械企业摊位前人头攒动,山东大学2010级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小夏侧身挤过男生们围起的重重人墙,好不容易伸长胳膊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简历递到工作人员手中。还没等小夏开口,工作人员抬起头对她说了句“对不起,我们只招男生”,然后把她的简历放在了一边。“唉,我都快习惯这种‘鄙视\’了,同等条件下总是女生‘靠边站\’,现在真后悔读了工科。”小夏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院中,机械类专业共有340多人,女生仅有18人,她们中,有十几人在校期间报考了双学位或其他职业证书考试,打算一毕业就“转行”。
在招聘会现场,与小夏经历相似还有山东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小李。因为是女生,一上午的时间,小李遭到了9个单位的婉拒。然而,前来应聘的工科男生却很抢手,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单位都在招聘简章上标明“男生优先”,同样是机械类专业的小超共带了10份简历来,不到半小时就被用人单位要去一多半,“我们班里很多男生已经签约了,我现在主要是对比这些单位,选择一个待遇更好的。”
参加国考只为“打酱油”
姓名:小姜性别:女学历:山东财经大学2014届税务方向硕士困境:上了研究生,却没“拼过”本科
“我现在觉得研究生上得很悲催,还不如不上,找工作比本科生还难。”从9月份开始,小姜就张罗找工作,而网上申请了七八家银行,收到面试通知的仅有一家,“很多工作本科生能干的,企业就不愿招研究生了。”
小姜告诉记者,3年前她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找份好工作,没想到现在研究生还不如本科生抢手,为了给自己增加机会,她还参加了国考,而在报名时,她发现很多岗位“仅限本科”。“我之前本来想报考山东省的一些岗位,但几乎不太招研究生,我就随便报了一个,这次参加国考就是打酱油的,考上的可能性很小。”小姜分析说,研究生比本科生还难就业,特别是女研究生,一方面年龄很尴尬,基本上都二十五六了,马上要面临结婚生子;另一方面研究生的薪资要高于本科生,单位负担的用人成本高,“不管多难,工作都得继续找。”
新闻推荐
作者:刘苗苗□本刊记者 刘苗苗济南的秋天似乎一直都很短暂,秋装还没穿几天,呼啸的北风呼呼刮过,便突然从秋日来到了冬天,前几天那一场飘飘洒洒的初雪也叫醒了所有沉睡的人们,这才知道,又是一年...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