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不湿边角料化身为“绿色建材”,打着进口化工品的名义进口油类下脚料,“木浆”中夹杂废卡纸……近日,青岛海关公布2013年打私十大典型案例和“绿篱”专项行动典型案例。记者注意到,典型案例中涉及走私进口“洋垃圾”的案件多达7起。据青岛海关统计,2013年青岛海关共查获101起固体废物走私违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涉案废物包括废塑料、废金属、废化工原料、废橡胶、生活垃圾等共计10.6万吨。
青岛海关去年查获101起“洋垃圾”走私案
立案查办3691起走私违规案件、总案值68.7亿元,其中走私犯罪案件9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247名。这些数据就是 2013年青岛海关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向社会亮出的答卷。2013年,青岛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95起,案值35.48亿元,涉税5.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90.3%和293.6%,抓获犯罪嫌疑人 247名;共立案调查行政案件3596起,案值33.2亿元,涉税3.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 、4.8% 和190%。
期间,共查获101起固体废物走私违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 37名,涉案废物包括废塑料、废金属、废化工原料、废橡胶、生活垃圾等共计10.6万吨,将不符合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洋垃圾”和不符合环境控制标准的固体废物堵截在国门之外。破获一起关区最大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案,现场查扣非洲象牙6根、象牙戳料及制品64件、非洲豹皮2张;查获3起携带象牙制品入境违规案,现场查扣象牙制品93件、2.8千克以及尼罗鳄鞣质皮1千克。
刑事立案2起燃料油走私案,涉案燃料油合计39万吨,案值17.9亿元,涉税1.49亿元;立案14起农产品走私案;成功侦破特大布料走私案,案值5.8亿元,涉税1.3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全年共在邮递、旅检渠道查获9起走私毒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查获5起进口易制毒化学品违规案,涉案易制毒化学品15.8吨。
A
7起进口“洋垃圾”典型案例
尿不湿边角料化身“绿色建材”
2013年6月,青岛海关在天津、北京、山东荣成3地同时开展抓捕,成功破获某公司低报价走私限制进口固体废物案,涉案尿不湿边角料4.1万吨,案值9000余万元,涉税14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经查,犯罪嫌疑人通过伪造商业合同、发票等单证低报价走私进口美国、澳大利亚 、新西兰产尿不湿边角料,低报幅度达63%~73%。
尿不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约30%的边角料,这些边角料主要成分为聚氨酯人造纤维及木纤维,以此为原料可加工木塑复合材料等建材,尿不湿边角料属于我国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企业企图以进口“绿色建材”的环保概念掩盖其进口过程中不法行为,被海关部门依法查扣,该案被海关总署缉私局列为二级挂牌督办案件。
借化工产品之名进口油类下脚料
2013年7月,青岛海关立案侦查一起走私进口固体废物案,涉案商品为14个集装箱的液态“洋垃圾”共计256吨,案值80余万元。吴某某委托某贸易公司申报进口一票化工产品芳香烃,青岛海关现场查验后发现疑点,经权威部门化验鉴定,实际货物为芳烃化合物溶解石油沥青类物质形成的混合物,是油类物质提炼后的下脚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物极易造成水源严重污染,属于较为隐蔽和潜在的“污染源”,属于国家禁止进境固体废物。吴某某指使他人编造鉴别报告,将鉴定结论“为固体废物 ”改为“不是固体废物”,企图逃避海关监管、蒙混过关,被当场查获。
查扣5辆走私二手高档车
2013年10月,青岛海关立案侦查一起涉嫌走私进口二手汽车大案,并在地方公安协助下,一举抓获山东、广东、福建籍犯罪嫌疑人12名 ,查扣走私二手汽车5辆、枪支弹药及毒品1宗。经查,犯罪嫌疑人通过向广东等地专业走私团伙直接购买或直接采取绕关走私方式走私欧美、中国香港等地高档二手汽车,经改装后,套改境内汽车牌照,并伪造虚假证件向国内客户非法销售。目前,海关共查获并扣押涉案保时捷、宾利等走私车5辆,案值800多万元,查扣2支猎枪和53发制式子弹及冰毒、氯胺酮等毒品一宗。
2013年7月份,根据国务院部署,海关总署会同公安部等10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此案就是海关与地方公安部门合作破获的一起典型案例。
冒用他人许可证进口废塑料
2013年5月,青岛海关缉私局立案侦查一起冒用他人许可证件走私进口固体废物案。经查,临沂某公司在明知本公司无进口废塑料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私刻公章等方式冒用另一家公司的进口固体废物许可证,走私国家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PET塑料瓶(砖)260余吨,案值88万余元,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
为弥补国内资源短缺,国家对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许可证管理,相关许可证件严禁买卖和借用。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企业在废塑料加工过程中会以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周边土壤和水源,为此海关总署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明确利用他人许可证件进口固体废物的行为构成走私废物罪 。该案是相关问题定性后青岛海关查获的首起利用他人许可证走私废物案。
申报牛皮皮胚,实为皮革
2013年6月,济南某公司向青岛海关申报进口牛皮皮胚42吨,经查验并经权威部门鉴定,实际货物为皮革或再生皮革边角废料,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案值8.3万元。
“木浆”中夹杂废卡纸
2013年4月,青岛海关对某公司申报进口的“木浆”查验时发现实际货物中夹杂部分废卡纸,属于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涉案废物重量115吨,案值27.5万元。
进口燃料油含有用过的润滑油
2013年5月,某公司向海关申报进口科威特产燃料油404.8吨,经查验并经权威部门化验鉴定,实际货物中含有大量使用过的润滑油,属于国家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案值150万元。
B
其他典型案例
查获走私燃料油,案值最大
2013年2月,青岛海关查获上海某公司走私普通货物案,涉案燃料油39万吨,案值16.3亿元,涉嫌偷逃税款1.39亿元。抓获10余名涉案犯罪嫌疑人。经查,该公司为牟取非法利益,通过篡改检测报告等手段将其他燃料油(进口关税率6%)申报成5-7号燃料油(进口关税率1%),伪报燃料油品名、归类偷逃进口税款。该案被海关总署列为一级挂牌督办案件,也是青岛海关查获的案值最大的走私普通货物案。
破获农产品走私案,影响最大
青岛海关在侦办一起保税花生走私案时发现,部分企业花生库存、加工量远超过其申报进口数据,在对出入库清单等单证进行核查后,获取其利用边贸渠道走私花生的证据。2013年3月,青岛海关开展专项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8名,该案涉案花生、芝麻等农产品共计13.88万吨,案值13亿余元,涉嫌偷逃税款3亿余元。青岛海关在破获该案的同时,发现了涉及全国范围内26起涉嫌农产品走私线索。截至目前,全国立案侦办走私进口花生、芝麻等农产品案件26起,涉案农产品20.25万吨,总案值18.92亿元,涉嫌偷逃税款4.92亿元。
首次与韩合作缉毒
2013年9月,青岛海关根据韩国仁川海关提供线索查获一起毒品走私案,共计查获冰毒81.5克,现场查获冰毒约27克,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犯罪嫌疑人将冰毒藏匿在茶叶罐内被查,青岛海关在犯罪嫌疑人王某住宅内查获冰毒23克,在苗某随身携带的背包内查获冰毒约4克。目前该案已移送烟台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此次双方海关首次开展缉毒合作。
行李箱中藏象牙和豹皮
2013年8月,青岛海关破获一起珍贵动物制品案,涉案珍贵动物制品非洲象牙6根、象牙手镯17个、象牙戳料29个、象牙项链11条、象牙雕像7个、非洲豹皮2张。经查,姜某某为肯尼亚某中国旅游公司总经理,为牟取非法利益,姜某某从肯尼亚购买象牙、豹皮等珍贵动物制品,待回国时带回销售。在其乘坐国际航班入境时,青岛海关旅检岗位关员对其行李箱依法检查,现场查获上述物品。 记者 聂鹏(图片由青岛海关提供)
新闻推荐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以及山东大学等省内高校纷纷公布了2014年的保送生名单,记者从各校公布的名单上看到,相比去年,这些高校的保送生名单纷纷“缩水”,保送的专业...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