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片王磌:女,医学博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交通医院大内科暨心内科主任。早年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9年山东大学博士毕业后,于2001年及2005年两次赴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山东省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济南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2013年获得首届泉城名医提名奖。2007年济南市卫生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第二届十佳医师,多次在国际交流的学术会议上担任大会现场英语翻译。2011年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五一巾帼先进个人奖励。2011年当选为山东省政协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贡献先进个人,2012年获得济南市天桥区雷锋式好党员荣誉称号。2013年所带领的团队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获得全省“三好一满意示范岗”称号。获得山东省、教育部心力衰竭相关研究奖多项,发表论著科研论文数十篇。在美国、欧洲、中国香港发表SCI论文和论文摘要多篇,应邀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大会报告2次。目前承担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
专业擅长: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超声多普勒检测心功能等方面造诣深厚,心力衰竭诊疗水平位居同行中先进行列。
“双心”治疗赢得患者
70多岁的王大爷,患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慢性心功能不全,多年反复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前胸闷、憋喘严重,洗脸、刷牙等日常活动均会导致憋喘,优化药物治疗效果差,病情不能改善,一度患上抑郁症。辗转打听到山东省交通医院心内科王磌主任是治疗这方面疾病的知名专家,他第一时间找到了王主任。王主任根据他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后,效果明显,王大爷能进行日常活动,步行20-30分钟无明显胸闷、憋喘,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住院次数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像王大爷这样的病人,王磌主任每天都会接诊很多。心衰是一个复杂的疾病,治疗这样的病人,对医生来说是大的考验,不仅要治疗病人心脏本身的疾病,还要时刻面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因为,心脏病人最容易合并焦虑抑郁症,所以要不停地疏导,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双心治疗。”
作为山东省交通医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王磌主任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老年心脏病等方面尤其是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造诣深厚,她的有关心力衰竭方面的研究结果多次到国际心血管专业学术高层会议宣读,所率领的团队在心力衰竭诊疗水平上位居同行中先进行列,众多的患者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
“用爱心医护病心”
多年来,王磌主任始终坚持“用爱心医护病心”的理念。在她看来,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想病人之所想,使病人在得到悉心治疗的同时又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
那些因糖尿病视力严重减退的患者,查房时王主任会拉着他们的手,为他们详尽地讲解病情,对那些发热憋喘的患者王主任会抚摸他们的头亲切地安慰他们,她会为大汗淋漓的患者擦汗,为咳嗽的患者拍背,和护士一起为不能自理的患者清理大小便。对于有合并病症的病人,她忙前忙后替他们请专家会诊,需要转科转院的患者替他们联系床位、联系急救车、帮他们联系结账处和医保办公室,让转诊手续在尽短的时间内完成。
由于体贴细心的医疗服务,患者会说:“王主任,见到你我的病就好了一半了,我有救了。”来进修的医生会说;“王主任,听你查房真是享受,我分享了患者对你的信任”。
家住黄屯小区的一位老大娘,两次患心肌梗塞,抢救成功后反复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经济条件所限无法住院治疗,王磌主任数次免费到患者家中治疗。一天早晨,王磌主任上班时,发现老大娘坐在病房等她,当问明大娘是自己走来,只为来看望王大夫时,王磌主任说:“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奖励了。”
“一枝独秀不是春”
王磌主任始终以身作则,同时要求科室全体同志,尽自己的力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她倡导视病人如亲人,待同事如家人,带领科室不断发展壮大。
在心内科每一扇病房门上,都写着不同的温馨提示,为了给患者一个安静如家的环境,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轻轻地说话,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做事。
在这里,“用心呵护每一位病人”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位医护人员的骨子里。他们的温馨服务和高品质的医疗护理技术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整个病区获得“山东省示范护理病区”称号和“山东省交通系统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科室是医院的先进集体,王磌主任也当选为院级“十佳管理者”。
在她的带领下,科内学习气氛浓厚,为提高年轻医师学术水平,先后派送多名青年骨干医师到国内国外医疗机构学习,返院后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开展各种心脏病介入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深深感到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只有带好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服务社会。
新闻推荐
女报3月18日讯 首届泉水节热烈祥和的情景尚在脑海萦绕,第二届泉水节又将伴着春天的脚步走近。记者从泉水节办公室获悉,第二届泉水节将于8月23日开幕、9月6日闭幕。除开、闭幕式外,从本月起,20余项内...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