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星星的世界有他们做伴

来源:都市女报 2014-04-02 03:43   https://www.yybnet.net/

你肯定知道《来自星星的你》这部大热韩剧,而在生活中,不知你是否知道《来自星星的你》其实还有一个现实版本,只不过主角是一群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自闭症,也称“孤独症”。他们还有另一个诗意的称呼,叫做误落入人间的“星星的孩子”。

今天是联合国确定的第七个“世界自闭症日”。让我们走近“星星的孩子”,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故事,努力读懂他们。

○故事一

一声“奶奶”让她兴奋失眠

女报记者 石静

绕着阳台的墙角不停地走,猛地抓住别人的手指给自己挠痒,拿着点读笔一遍遍地点同一个位置……近日,在济南槐荫区段兴东路的一栋老式居民楼里,女报记者看到了自闭症患者小梓楚。

3月26日,记者走进小梓楚的家。小梓楚正在客厅和卧室间一圈圈地跑动。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干净的衣着、时髦的头型,猛地一看,梓楚就像个萌萌的小正太。看到记者进来,梓楚奶奶一把抓住他,“叫阿姨好”!呆了几秒钟,小梓楚含糊地喊了一声,但他并没有看向记者。“最近说话连蒙带猜的能听清楚一点了。”梓楚奶奶边说边把记者领到卧室,墙上挂着液晶电视,里面正轮番播着广告。梓楚奶奶告诉记者,小梓楚是不到两岁的时候查出患了自闭症的,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梓楚妈妈和爸爸离了婚,“他妈妈就是做自闭症康复工作的,这个事对她打击太大了”。

梓楚妈妈走后,梓楚奶奶就一肩扛起了照顾梓楚的重任。3年多的时间里,她一直在为让梓楚说话而努力。3个月前,梓楚终于开口说话了,“听到他叫奶奶,我激动得好几晚上没睡着。”梓楚奶奶笑着对记者说,眼神却随着梓楚去了阳台上,而梓楚正在绕着阳台的墙角不停地走着。“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有幼儿园能接受梓楚。”梓楚奶奶告诉记者,孩子会说话后,她已去找过很多家幼儿园了,但他们听说梓楚的病后都坚决地拒绝了,“人家怕担责任”。正说着,梓楚猛地跑到我们面前一遍遍地说着什么,因为含糊不清,我们猜了很多次都没对,梓楚突然暴躁起来,声音一次比一次大,说得一次比一次快。我们正手足无措的时候,电视上播的一条广告给了梓楚奶奶灵感,“是不是知蜂堂?”听到我们说对了,梓楚没再理我们,抓起床上的图书,用点读笔一遍遍地点着。

记者尝试叫梓楚的名字,他完全充耳不闻。“他主动想理你的时候才行,要不然你怎么叫,他都不会理你的。”梓楚奶奶告诉记者,带孩子出去遛弯时,她一秒钟都不敢松手,就担心他乱跑,“他根本不了解危险是什么,有车也不躲”。

今年梓楚已经5岁了,而济南甚至全国的康复中心,现在基本只接受6岁以下的自闭症患者。“孩子大了可怎么办啊?我这么大年纪了,也不能陪他一辈子。”一直很平静的梓楚奶奶,情绪突然低落下来,眼眶微微泛红。“如今,我特别怕孩子会长大,会变老。当我不在的时候,希望政府能帮助他,希望社会理解和包容他,希望人人都知道有一群人是自闭症患者。”

14:30,记者走在回单位的路上,某学校的操场上,一群小学生正在上体育课,他们在笑啊,跳啊,闹啊,甚至连争吵看起来都让人那么嫉妒。

○故事二

等了7年才听到孩子一声“妈”

女报记者 王靖

听到孩子叫声“妈”,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对于大多数母亲来说,并不是奢侈的事儿。可是对于王女士,她足足等待了七年。

当记者见到王女士时,她正在教室门外静静地等待女儿上康复训练课。这是位来自济南长清的自闭症儿童家长。7岁的女儿方方来到济南市伟众儿童康复中心不到四个月,来时连“啊”都发不出来,到现在可以叫“爸妈”、“姐姐”、“伯伯”、“饭”等,这让妈妈开心极了。说起孩子的这些变化,妈妈眼睛放光,面带微笑,止不住地夸孩子:孩子会说好多话了,单音字都差不多了,好多拼音都能发,有些发得还不太清楚。

回忆起方方的成长经历,王女士有心酸也有心疼,一层薄雾弥漫上双眼。“家里有两个孩子,方方还有一个姐姐。说实话,真是舍不得这孩子,可家里条件又不行,直到现在才让孩子说上了话。”王女士说。看到自家七岁的孩子跟人家一岁多的孩子般学会叫人了,王女士就挺知足。原来,从小的时候,方方不与人交流的毛病,妈妈就知道了。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计可施。妈妈坦言:家里是农村的,靠种地过日子,没啥积蓄,孩子爷爷又患了胃癌,家里俩病人,就只能先给一人看,于是就先顾着孩子爷爷了。

看到别人家孩子热热乎乎地叫“爸妈”,王女士别提有多羡慕了。她打、骂、激,用了各种方法还是没法让孩子开口说话。因为孩子的这个病,平日里牵着女儿手出门,都感觉别人的眼光有异样,自己也会不禁有种自卑感爬上心头。因为孩子患了自闭症,会用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孩子,而因为这病,家里的负担也会变得更重,而自己也会有种“抬不起头”的感觉。如今,孩子每天的进步,让王女士看到了希望,孩子只要能够自理,拥有独立生活能力,即便作父母的不能陪她了,我们也安心了。说这些时,王女士眼望窗外,遥望着也许不是太远的美好未来。

每166个儿童就有1名患自闭症

女报讯(记者 石静)2014年4月2日是第七个“国际自闭症日”。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发布“国际自闭症日”主题暨宣传口号———“自闭症人士家庭支持及社区融合”。“家庭承担着对患儿终身照顾的主要责任,承受着社会、经济和精神的多重压力,所以家长们的情感和态度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济南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张洪涛说。

我国究竟有多少自闭症儿童?张洪涛介绍,目前,根据国际普遍引用标准,每166个儿童中有1名患自闭症,据此估计,中国孤独症患儿数约为164万。“2012年,我们做过一个粗略的调查,济南自闭症患儿有3万左右。”

几乎所有的母亲,都会为儿女辛苦操劳大半生。而“星妈”们——— 自闭症孩子的母亲,从孩子确诊的那天起,就踏上了更艰辛的一条路。“他们承担着对患儿终身照顾的主要责任,承受着社会、经济和精神的多重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张洪涛介绍,2012年开始,济南心理卫生协会通过“孤独症心理援助项目”,多次组织心理专家对患儿和家长进行疏导。在调整儿童及家庭成员情绪状态的基础上,让其家庭放下思想包袱,让儿童及家庭都乐于融入人群。“我们要做的是,让家长真心实意从心里接纳这个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张洪涛说。

每一名自闭症儿童背后,都有一个焦灼的家庭,这个家里所有人,都在努力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在“星星的世界”里,还有一群人陪伴着孩子,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态度,努力帮孩子打开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李明华与一位小朋友击掌,作为对他表现的鼓励。

女报记者 赵晓明 摄

李明华:我和孩子们有共鸣

身份:济南市明天康复中心老师

女报记者 任婷婷 实习生 梁玉莹

蓝T恤、蓝发带、蓝手环……一场口号为“今天不说话”的关爱自闭症蓝色行动上周六在万达广场举行。济南市明天康复中心老师李明华穿着紫色礼服,手腕上系着蓝丝带,演唱了《心花开在草原上》,她说:“我喜欢轻松、欢快,能传递正能量的歌。”

李明华是一名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老师,由于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行动不便。在她的人生里有很多人相助,她要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这些自闭症儿童,她说:“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天堂。”

2005年她参加山东省残疾人汇演,在团长的介绍下,加入了残联“我的兄弟姐妹艺术团”。随后到济南市明天儿童康复中心,成为了一名特殊教育老师,从2007年到现在,一干就是7年。她说:“因为我自身的经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家长们正在背负着怎样的压力,也知道孩子们遭受别人异样眼光的滋味,我和他们有某种共鸣。”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不受控制,不知情的人会误认为是孩子家教不好。”李明华说干预治疗自闭症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有着无奈和煎熬。目前,李明华就负责个别化训练课,一对一教学,教给孩子们语言沟通、人际交往、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内容。“一个孩子的个训课每天只有40分钟,回家之后家长要帮孩子将课程内容巩固、泛化,就像是复习一样。”她现在希望能通过对孩子们的培训,让孩子们掌握基础技能,今后能尽快融入社会。

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没有教科书,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所有的教案都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李明华每天上课都要准备好几套教案。在学校里教孩子说话、识别东西都需要一遍遍重复,工作一天下来,李明华的嗓子都冒烟了,回到家就累得“无语”。她说:“特教老师都很辛苦,但我们会一直坚持做下去的。”她期待早日研发出更好的治疗技术,也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关爱这些自闭症儿童。

高新舜:很多家长花了冤枉钱

身份:济南市伟众儿童康复中心业务院长

女报记者 王靖

直到今日,高新舜还清晰记得一位自闭症儿童来到学校的行为:走进院长办公室,把桌上的文件、纸笔全部扔到地上,老师拾起来后,他又一次扔下去,如此反复数遍。面对这些自闭症孩子,作为一名康复训练的老师,他能做的就是给予爱心、耐心。10年间,500多名自闭症孩子来到这里。这些孩子主要是行为刻板,与人不沟通,不对视,不交流。

在高新舜眼里,与这些孩子们相处是一个技术活儿,尽快缩短孩子的康复时间,为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起解脱出来才是根本。为此,他在院长唐伟众的带领下,积极编纂《家庭康复指导》等册子,用于与家长们沟通交流。他表示,在给孩子做康复训练的同时,还要给孩子父母做足功课,通过制定短中长期的康复目标,来让孩子和家长同时树立信心。

通过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沟通与社会交往、生活自理以及情绪与行为八个评估领域474个项目,孩子是否患上自闭症就基本能定性了。接下来,需要做的是个体训练和上集体课,其间还要进行中医中药的辅助治疗。在这些系列康复的过程中,有些孩子进步很明显,有的两三个月就能带来“惊喜”。但也有的二三年不见“疗效”。

高新舜说:“许多家长把钱花在检查上,即便已经确诊了,家长们还是不愿相信,带着孩子辗转多地去确诊,对康复训练重视不够,也让孩子失去了大好的时机。”

郇英:自闭症3岁以后才能确诊

身份:山东省交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女报记者 王靖

对于自闭症儿童,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一种“不合群”,孩子封闭在自我小环境里,外界发生的一切与我无关。

对于这一疾病,在医学上还难以明确病因。郇英主任说,自闭症的发病因至今不明确,与父母背景、家庭环境、围产因素、遗产因素、神经生理异常、神经生化改变、神经疾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等都有可能有关。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而早发现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经常将自己的孩子和同龄的正常孩子进行比较,通过仔细观察,进而发现差异。如果差距较大,则应到专门医疗机构进行咨询。一般来说,这些孩子应该做体检、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智能检查、量表检查五项检查。“孩子在三岁之前一般不确诊自闭症,只是疑似或有倾向性,3岁以后进行专业评估后才能确诊。”郇英说。

郇英认为,一个患病的孩子影响到的不是一个家庭,而是几个家庭几代人的关系相处。“这是一个不能痊愈的疾病,在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症状,作为医生应该做到对症治疗。”郇英举例说明,在自闭症早期,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改善脑代谢、营养类的药物,而到了青春期时,这些孩子容易躁动,伤人伤己伤物,不便于管理,这时的生理和心理的治疗要同步,仅仅服用一些抗精神症状的药物是不行的。在她看来,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是重中之重,这种干预越早越好,越规范越好。她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上有大的、规范的康复训练中心提供给这些孩子们。

新闻推荐

今天夜间小雨来

宝宝名片:大家好,我叫李蕊含,小名含小含,今年4岁啦。今天我来给大家说天气。近来院子里的樱花、桃花、茶花都竞相开放了,在院子里玩耍,一动就流一身汗。天气像夏天一样,我恨不得把衣服全换成短袖,然...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星星的世界有他们做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