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智院
广智院位于济南市广智院街原属基督教浸礼会1904年浸礼会在青州开办的博古堂迁至济南由英籍牧师怀恩光主持兴建院舍次年首期工程竣工命名为广智院是外国教会在中国兴办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广智院建筑群为一片气势连贯空间相互连接的中国传统合院式平房其设计也体现了当时中西风格的交融建筑坐南面北南北长185米东西宽近70米建筑群方正对称在中国博览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学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中特地将其作为中国博览馆建筑的代表
万字会旧址
在上新街南端的51号有一组气势宏大的仿古建筑群它就是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万字会旧址万字会全称“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又称“济南道院”是1921年由滨州人杜秉宾等在济南创建的会员主要是军阀官绅等办会宗旨以道教为主信奉自己所创造能超越各宗教的所谓“老祖”因主张儒道佛伊斯兰天主教五教合一并从事慈善活动势力得到迅速发展该旧址是一座具有晚清建筑风格的大型宫殿庙宇混合式建筑群它的独到之处是创造了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完全模仿宫殿大木做结构的典型实例是古代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相结合的范例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沈从文来济时居住的广智院 记者王锋 摄
上:万字会所在的上新街。在沈从文心中,济南的街道干净又清静。记者王锋 摄
中:沈从文也曾赶过千佛山的庙会
摄影/高媛
下:齐鲁大学的美丽女生也曾出现在沈从文的家信中 摄影/高媛□人间
1956年10月10日上午,一个50多岁的人走进山东师范学院。门房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什么也不干。”门房笑了。他在文物室看了两个钟头。中午下课,千百学生拥挤着出门上饭堂,他夹在这些年轻人中间挤来挤去,没有一个人认识他。他觉得这样很有意思;又想,即使“报上名来”,也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如果听说是巴金,大致不到半小时,就传遍了全校”。
这个挤在千百年轻学生中间的人,是沈从文。
沈从文这次济南之行,是以历史博物馆文物工作者的身份出差南下,济南是第一站。8日上午11点左右到的济南,13日下午离开。前后不足6天,却给妻子张兆和写了9封信,约一万五千字,仔细描述了他在济南的所见所闻。
到济南的第一天,沈从文在下午七点就给张兆和写信,信里说:“济南给从北京来人印象极深的是清静。街道又干净,又清静。人极少,公共汽车从不满座,在街中心散步似的慢慢走着,十分从容。……济南的住家才真像住家,和苏州差不多,静得很。有些人家门里边花木青青的,干净得无一点尘土,墙边都长了莓苔,可以从这里知道许多人生活一定相当静寂,不大受社会变化的风暴摇撼。但是一个能思索的人,极显然这种环境是有助于思索的。它能帮助人消化一切有益的精神营养,而使一个人生命有光辉的。”
寥寥几句话,沈从文就捕捉到了当时济南城的气息,而这种对城市的寂静的感受,无疑也因为,他生活的北京早已躁动起来。
在济南的那几天,沈从文接触了有声望的老文化人,到山东博物馆等地看了陈列和库房。其间,他到趵突泉吃过饭,赶了千佛山的庙会。到大观园,觉得“和东安市场差不多,纵横许多小街,还有四五个戏院分布在周围,好几十家馆子都干干净净”。在上新街南头,沈从文看到一组建筑,觉得“仿佛宋人画的仙山楼阁”,一问才知道是万字会总会机构,“二十世纪道教的回光返照最后一座建筑”。
离开济南的那天早上,沈从文在自己住的广智院小楼上给张兆和写信:“早上钢琴声极好,壮丽而缠绵,平时还少听过。声音从窗口边送来,因此不免依旧带我回到一种非现实的情境中去……琴声越来越急促,我慢慢地和一九三三年冬天坐了小船到辰河中游时一样,感染到一种不可言说的气氛……至于一支好曲子,假若它真有光彩,就永远不会失去。只有把它的光彩和累代年轻生命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力量,或者使一切年青生命在遭受挫折抑压时,还能够战胜这些挫折抑压,放出年青生命应有的光辉。”
今天我们看沈从文对济南的细腻感受和优美文字,觉得对一个作家而言,十分平常,但其实,在1949年前后,他经历了精神危机、崩溃,甚至自杀。1951年沈从文随北京土改团到四川参加土地改革,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中,他看到人人都在一种不可理解的力量的支配下,“每每听到锣鼓声,大都如被土地的平静所吸收”,“反而给人以一种异常沉静感”。历史无比喧闹中,一个敏感细腻的文人安静地站立,还是决定把“一生受社会或个人任何糟蹋挫折,都经过一种挣扎苦痛过程,反报之以爱”。
沈从文所住的广智院,如今依然还在,只不过已经不是博物馆。有一次我到齐鲁医院去,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抬头看,浩荡云层下,医院的新大楼高高耸立,一处古雅的低矮老房却静立大楼之下,恍若一个安静祥和的老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广智院。
心里一动,就想起沈从文来,58年前沈从文在这里小住时,没有高楼和喧闹的人群,但有躁动的政治氛围。广智院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沈从文也“幸运地”活到了86岁。历史终于让有生命质地的安静,获得了应有的尊严。
在那些喧嚣骚动的年代,终会安静地涌出一些人,一声不响地制止人心和时代的恐慌——— 虽然这种安静的力量,也许要等很久才被世人认可。
发现济南的文艺腔调
@郁婴:六年岁月过往,只想跨过时间,与你悄然相逢。那时,在幸福柳广场,与一众童鞋焦急地等车,望眼欲穿。那年,在山东师大附中幸福柳校区,高三时光,偷得闲暇,寻几株四叶草,欢乐许久。躺在操场懒懒发呆,听着风吹树叶哗哗作响,不远处的姑娘,翻着曾经的日记,喃喃一问:“过往痕迹,都在纸上?”
@胖兔子粥粥:我攀过冷峻的玉龙雪山,见过奔腾如虎啸的黄果树瀑布,惊叹过溪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然而,下面我想说的一个地方,虽非更胜一筹,却也让我觉得寻觅一种美,何必奔袭千里?我们小区里的这个供人休憩的地方,当你仅仅靠近她,便会感觉到清新香气扑面而来,像是女孩儿的香水味,更像是她在张开双臂友好地欢迎你。走进了,一片一片的紫色挂在枝头,紫的鲜艳,香的陶醉。紫色下面便是一条长廊,坐在这里,或与友人交心,或独自享受这片静美,岂非妙哉?
文艺是一种腔调,清新自如。济南这座正在绽放新鲜花朵的老城,也有一些文艺腔的好去处。您心目中济南最具文艺腔的地方是哪里,没有统一标准,口味各自不同。这些地方,可能情调有一点,感觉有一点,老派有一点,时髦也有一点,可能适合倾谈,也可能适合发呆。
“济南文学地图”图文征集正在进行,请用140个字描述一下您心目中最有文艺腔的地方,发至微信“济南文学地图”,或登录您的新浪微博发送,并@济南文学地图,再或者向我们的信箱投稿,jnwxdt@sina.com。一经采纳,我们将送您热门电影票一张。济南市委宣传部
主办济南时报社
出品山东文艺出版社联合出品
热线电话:
0531-82886115
投稿邮箱:
jnwxdt@sina.com
微信订阅号:
济南文学地图
微博地址:
weibo.com/u/5049480339
新闻推荐
【星座的由来】星座,缘起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的牧羊人根据夜晚天空中的星星的动态观察出季节的变化规律,将较亮的星星互相连接,并从连接而成的形状去联想各种动物、农具甚至...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