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朗朗上口且富有个性的口号,对提高城市形象、推广城市品牌、增强百姓对乡邦的自豪感和归属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譬如,“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成都)、“桂林山水甲天下”、“天下泉城”(济南)等,就具有非常强的传播力和营销力。
济南市各县(市)区大多也都有自己的宣传语,其中很多口号富有诗意,也表现出了该区域的核心特质。但有地方宣传用语也叫“首善之区”,窃以为这条宣传用语尚有可商榷之处。当然,提出这个口号肯定是善意的,其本意也能看出来:是为了弘扬此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也含有文化建区、文明建区、争当最好之义。
先拉拉“首善”一词的来历。该词最早出自《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这是说,要教化全国,必自京师开始,京师应当是天下最好的地方,应为天下各地之楷范。后来,人们便把首都、京师称为“首善之地”或“首善之区”,意思是“最好的地方”。如《金史·礼志八》“京师为首善之地”,再如鲁迅《彷徨·示众》“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说的都是一国之都。《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这个词语时,也都特意注明:首善之区“指首都”,是个特称名词。前一阵子,保定将成为“副首都”的传言好是折腾了一阵儿,结果是对“京津冀一体化”的误读。退一万步说,它就是成了“副首都”,也不敢说自己是“首善之区”啊。
诚然,语言也在随着时代进步而变化。用“首善之区”、“最好的地方”之义,一般要加上前置限定,用的是其比喻义,如“学校为育材首善之地”。况且近年各地对其比喻义不加任何限定大有滥用趋势,有好多市、县、街办纷纷都在打造“首善之区”。但在法定权威辞书未扩大词义之前,我们尊重它,就是对中国汉语言文化的敬畏。城市口号最忌空洞虚泛,个性不明会影响你牌营销力的。那么,这句宣传用语到底怎么改,我想还是一靠集思广益,二靠集思广“议”。
下个周三,接着拉呱儿。
新闻推荐
时报5月13日讯 (记者赵璐)市环保局13日公布4月全市空气质量月报,从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得分看(根据本月各区SO2、PM10、PM2.5浓度值及去年同期SO2、PM10、PM2.5浓度值计算),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前两位...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